[发明专利]一种烃类脱砷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烃类脱砷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98100761.9 | 申请日: | 199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5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致善;夏国富;李坚;张润强;朱玫;黄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45/12 | 分类号: | C10G45/12 |
代理公司: |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建秋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烃类脱砷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烃类脱砷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石油烃类脱砷剂,其特征在于由2~12重%的Cu、0~10重%的Ni及余量的选自γ-Al2O3或者无定形硅酸铝的一种载体所组成,其中所说Cu和Ni至少部分为金属还原态,并且均匀地负载在所说载体上。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脱砷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2~10重%的Cu、2~8重%的Ni和余量的所说载体。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脱砷剂,其特征在于所说γ-Al2O3的表面积≥200m2/g,孔体积≥0.4ml/g,可几孔直径≥3.0nm。
4.按照权利要求1的脱砷剂,其特征在于所说无定形硅酸铝的Al2O3含量为≤15重%,表面积≥300m2/g,孔体积≥0.4ml/g,可几孔直径≥3.0nm。
5.按照权利要求1的脱砷剂,其特征在于所说Cu和Ni至少50%为金属还原态。
6.按照权利要求1的脱砷剂,其形状为异形条状或球状。
7.权利要求1~6之一的脱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将所说氧化铝的前身物或者无定形硅酸铝按常规方法混捏并成型,经干燥后,于500~700℃焙烧1~4小时,得到成型的γ-Al2O3或者无定形硅酸铝载体;
(2)将(1)所得载体用含有一种铜盐和,如果需要,一种镍盐,以及一种络合剂的水溶液浸渍,使所得产物按干基计含有2~12重%的Cu和0~10重%的Ni;
(3)将(2)所得产物在100~400℃下热处理5~30小时;
(4)将(3)所得产物在用于烃类脱砷前用氢气进行还原处理使其中至少部分的Cu和Ni转变为金属还原态。
8.按照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说氧化铝的前身物为选自无定形氢氧化铝、假一水软铝石、拟薄水铝石、三水铝石或拜铝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9.按照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说无定形硅酸铝的Al2O3含量为≤15重%。
10.按照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说铜盐和镍盐为它们的硝酸盐、醋酸盐、碳酸盐或者碱式碳酸盐。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说铜盐和镍盐为硝酸盐或者碱式碳酸盐。
12.按照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说络合剂为氨水或者为包括乙二醇酸、甘油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和葡萄糖酸在内的羟基酸类化合物。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说络合剂为氨水或者柠檬酸。
14.按照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说络合剂的用量为所用铜盐和镍盐的摩尔总数的0.3~5倍。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说络合剂的用量为所用铜盐和镍盐的摩尔总数的0.5~3倍。
16.按照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说还原处理的条件是温度为200~500℃,压力为0~3.0MPa,还原时间为8~40小时,H2体积空速为100~1000小时-1。
17.用权利要求1~6之一所说的脱砷剂从液态石油烃类中脱除砷化物的方法。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所说烃类原料在温度为室温~250℃,压力为0.1~4.0MPa、原料体积空速为2~12小时-1、氢/烃体积比为20~500的条件下与所说脱砷剂接触。
19.按照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说烃类原料的砷含量为小于1000ppb。
20.按照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说接触的条件是温度为室温~180℃、压力为0.2~2.0MPa,原料体积空速为4~10小时-1、氢/烃体积比为5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07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饼干型八珍糕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维地震勘探区间排列施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