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园林全元复合肥料无效
申请号: | 98101257.4 | 申请日: | 199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24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肖学斌;刘玉贞;郭喜东;刘会茹;韩国英;谭唯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C05G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慧英,董光仁 |
地址: | 3001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园林 复合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化肥,特别是一种园林全元复合肥料。
背景技术
肥料可以供给园林植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同时,改良土壤环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生活条件,又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通常在施肥过程中,忽视了土壤的酸碱度,常导致多种营养元素如磷、铁、硼、锰、锌等被固定失效;土壤跑墒,不利于养分的吸收;磷肥不足,植物根的吸收能力差;加之不良细菌繁殖过盛,也降低了氮肥的利用率。
中国专利CN1059510A公开了一种“多效复合常效花卉及制造方法”,是由含蛋白质的农产品下脚料配以微量元素和无机肥,加入中草药和化学药为杀虫灭菌剂,合并加芳香剂制备而成,旨在花卉吸收养分同时加强抗病能力。
中国专利CN1099374A公开的“多效复合化肥”是将苦参及牛心卜子植物、啼角粉、骨粉、油籽饼、草木灰等有机物质为原料,经干燥、粉碎、混合、发酵配制而成,以提高土壤活力及增强花卉的抗逆性,促进养分吸收。
中国专利CN1095365A为“花卉培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液体肥料。它含有N、P、K、Ca、B、Fe等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乙酸和6-糖积基氨基嘌呤,防腐剂叠氨钠,络合剂已二胺四乙酸二钠,以及碳水化合物、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素、烟酸等有机物质。
中国专利CN1075947A公开的“花木营养液”则是属于生物培养液的范围,含有大量元素P、S、K、Ca和微量元素Zn、Cu、Co、Fe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2、4-D等,可避免肥料富集导致的反渗透现象,土壤、花木不会发霉。
上述肥料利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在花木上取得一定效果,但没考虑到吸收环境对植物吸收能力的影响,因此常不能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调整花卉土壤环境、使营养元素充分利用的园林全元复合肥料,因此,本发明是有区别于现有技术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依据:
1.根据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性,提供含有大量元素N、P、K,中量元素Ca、Mg、S,微量元素Cu、Fe、B、Mn、Mo。以达到营养元素全、养分含量高的目的。
2.通过调整肥料中元素组分的不同配比,来调节PH值,使之施入土壤后,使根系附近PH达到适宜的范围,避免出现诸如磷元素在PH6-7以外的酸碱环境中被固定;铁元素在PH高的环境下溶解度小,被植物利用少;硼在PH高的环境中与钙、镁反应,生成难溶性化合物被固定等现象。
3.土壤水分对养分的溶解、释放、迁移、吸收都有一定影响,在肥料中添加保水剂LPA-1“交联聚丙烯酸盐”以保持植物根系附近水分。
4.抑制不良细菌的活动,特别是亚硝化细菌,避免肥料中氨态氮变成亚硝太氮→硝态氮→气态氮,挥发到大气中损失掉,因而在肥料中加入氮肥增效剂。
5.增加磷元素比例,促进根系发育,加强根系吸收养分能力,达到提高肥效之目的。
6.加入络合物EDTA二钠,以络合铁元素,减少固定提高有效性。
因此本发明除含有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含有添加剂即铁的络合物、氮肥增效剂和保水剂,且使其PH在5.5-7之间。
该复合肥料各元素及添加剂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
N 12-20% P2O5 8-15% K2O 7-15%
Ca 2-4.5% Mg 0.4-1% S 4-5.5%
Cu 0.01-0.03% Fe 0.07-0.85% Zn 0.02-0.05%
B 0.04-0.08% Mn 0.05-0.12% Mo 0.08-0.12%
EDTA二钠 0.11-0.7%
CP“2-氯-6-三氯甲基吡啶”0.2-0.4%
LPA-1“交联聚丙烯酸盐” 0.15-0.2%。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未经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1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