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罐车内壁高效低污染清洗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8101390.2 | 申请日: | 199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振中;胡龙飞;承家洪;张国柱;王旭;付志;蒋晓明;柯家雄;张京川;王瑾;王瑞;杨春彦;曾祥云;蒋茂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8B9/093 | 分类号: | B08B9/09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正星 |
地址: | 102205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罐车 内壁 高效 污染 清洗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罐车内壁高效低污染清洗方法及其设备。
现有技术是采用蒸洗的方法,抽出罐内残液后,通入蒸汽蒸煮6-8小时,抽出污水,热风烘干,除残渣。其不足之处在于:在蒸煮和烘干过程中有大量有毒化工物质汽化排入大气,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损害工人和附近居民身体健康;清洗效率低,蒸洗方法二个台位的洗槽站每天只能洗二辆罐车,需要增加台位建新站时投资巨大;蒸汽能耗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外而提供一种清洗效率高、投资少、能耗低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铁路罐车内壁高效低污染清洗方法及其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罐车对位;
(2).启动真空泵和抽残料系统以抽汲出罐内残料,同时启动抽风机和抽废气系统以抽吸出罐内废气和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全部作业自动进行;
(3).清洗机对位;
(4).启动高压泵、清洗机、抽废水系统和抽废气系统,以清洗罐内壁、抽汲出罐内清洗废水、抽吸出罐内废气和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全部作业自动进行;
(5).向罐内鼓热风烘干和清除罐内残留物;
(6).检测罐内壁清洗质量。
抽废气系统可以定期对过滤器的过滤件进行再生处理。
本发明的设备包括三维立式吊车,高压泵自动调压装置、清洗机、带有真空泵、抽风机、残料槽、缓冲槽、废水槽、予过滤器和过滤器的抽残料、抽废水和抽废气的系统、鼓热风装置、长管呼吸装置以及罐内壁质量检测设备,高压泵溢流阀后腔有高压胶管与控制阀连通,控制阀的传动螺套和微电机、减速箱连接,罐用清洗机包括摆动机构、摆动缸、伸缩缸和定位机构,伸缩缸前端有清洗头,摆动机构包括摆筒、连杆和连杆,定位机构的定位柱上铰接有摆动机构的连杆和摆筒,连杆的前端铰接有摆动缸和连杆,柱塞杆和连杆铰接于摆筒上,压力油与摆动缸、伸缩缸和回转缸连通,高压水与清洗头连通。
清洗机还可以采用卧罐清洗机,包括伸缩机构、伸进驱运机构和回转机构,伸进机构包括弧形杆和转臂,转臂下端铰接于回转架上,转臂上端与弧形杆上端固定连接,弧形杆内有高压胶管,高压胶管末端与清洗头连通。
定位机构由回转缸、带回转杆的定位柱和进出油口构成,回转杆沿回转缸内圆滑转,进出油口固定连接于回转缸上。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系统示意总图;
图2为待清洗罐车的示意图,还表示出长端、短端和清洗点;
图3为本发明管路系统总图;
图4为本发明高压泵自动调压装置的其本结构图;
图5为高压泵自动调压装置控制阀的剖视图;
图6为高压泵自动调压装置的外形总图;
图7为本发明罐用(摆动机构式)清洗机总图,表示清洗头扬举至一定高度准备洗罐的状态;
图8为清洗前或后表示罐用清洗机的清洗部分垂下,准备清洗或从入孔退出罐前的状态;
图9为罐用清洗机定位机构的定位缸横断面图;
图10为三维立式吊车吊起罐用清洗机与待清洗罐车的立面布置图;
图11为罐用清洗机油压系统原理图;
图12为本发明卧罐(弧形杆式)清洗机的总图,表示清洗前的起始位置;
图13为伸进机构的弧形杆伸入卧罐内最远处的状态;
图14为伸进驱动机构采用钢丝绳驱动的结构;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与被清洗卧罐的立面布置图;
图16为图15的A-A剖面图,表示的弧形杆断面为槽形;
图17为图15的A-A剖面图,表示的弧形杆断面为圆形;
图18为弧形杆穿过回转机构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9为本发明长管呼吸装置的总图;
图20为罐内壁清洁度检查的采样点图。
附图的件号代表:
1、清洗准备 2、清洗 3、抽废水 4、抽废气 5、罐车对位
6、抽残料 7、清洗机对位 8、清洗 9、抽废水 10、抽废气
11、自动控制12、收尾 13、罐车 14、三维方式吊车
15、长端 16、短端 17、抽料管 18、抽残料管19、电磁阀
20、残料槽 21、负压传感器22、液位传感器23、液位计 24、高压泵
25、真空泵 26、缓冲槽 27、压力表 28、液位计 29、阀门
30、阀门 31、排放阀 32、新鲜水 33、流量计 34、常关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机电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1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