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波的低温、低浸泡率、无张力和短期染色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101687.1 | 申请日: | 199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210923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发明(设计)人: | 洪锡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宝纤维 |
主分类号: | D06P3/16 | 分类号: | D06P3/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文琦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微波 低温 浸泡 张力 短期 染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染色方法及其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利用微波的低温、低浸泡率、无张力和短期染色方法及其装置。
在常规的染色方法中,使用10~20倍于染色物的工业用水作为媒介,从而导致大量废水,同时引起严重的污染问题和由于废水中5~10wt%染料含量所造成的染料损失。另外,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染色(即1~3个小时),且大量工业用水被加热至130℃,导致大量热能消耗,从而增加生产成本。特别地,在对纤维织物进行染色时,会产生卷曲张力。这将使所染色之不同缩水率的混纺纱线和高缩水率的原织物失去弹性和厚度,并且变得手感粗糙。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微波的低温、低浸泡率、无张力和短期染色方法及其装置,以避免由于相应技术的局限和缺陷所造成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方法及其装置,它能够减少必要的用水、时间和热能,并能提供良好的弹性、厚度和手感。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与优点将在后面的说明中介绍,其中一部分可提供该说明变得明了,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加以了解。对本发明目的和其它优点的了解和掌握将通过书面介绍和专门提出的结构以及各个附图而获得。
正如后面具体而全面的说明所示,为实现根据本发明目的之上述及其它优点,该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染色物浸入盛有染色液的染色槽中,该染色液是将两倍于染色物的水、1/1000倍于染色物的分散染料和小于1/100倍于分散染料的分散剂相互搅拌而成,然后用频率低于2450MHz的微波照射该染色物以便将其加热至大约130℃并在约100℃进行干燥,其中该染色物经过脱水而具有约80wt%于该染色物的染色液;该染色方法或者包括以下步骤:连续在盛有染色液的染色槽中放置、浸泡、挤压和浸染染色物,该染色液是将两倍于染色物的水、1/1000倍于染色物的分散染料和小于1/100倍于分散染料的分散剂相互搅拌而成,然后用微波照射该染色物以便将其加热至大约100℃~130℃,与此同时,染色织物无张力地在滚轮R0~R30上转动,且在洗涤之前被连续地移动并输出以便进行无张力染色,最终经柔化并进行冷缠绕。
应当理解,上述一般介绍与以下详细说明均为例举及解释性的,其意在给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提供了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并构成此详细说明的一部分,它描述了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并与文字说明一道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
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批量纱线染色装置。
图1中A区描述了该批量纱线染色装置的主体。
图1中B区描述了在A区完成染色之后该装置的开启状态。
图1中C区为该装置的截面图。
图2给出了本发明的整体连续织物染色装置。
图2中A区描述了放置染色物的方法。
图2中B区描述了在由水、染料和辅助剂组成的染色液中对染色织物进行浸泡、挤压和浸染的情形。
图2中C区的部分截面图描述了染色织物在滚轮R0~R30上转动的同时被微波照射以便干燥的情形。
图2中D区的截面图描述了染色织物被干燥而后叠放的情形。
图3为图2中C区的详细截面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截面图,它描述了与外侧齿带、内侧齿带及图2或图3中滚轮相接的齿轮。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其中的实例在附图中予以描述。
图1给出了纱线染色的批量装置,而图1中A区为本发明中微波的主体。其中参考符号“a”和“b”表示反应器,而“c”表示作为染色物的本色纱线。
图1中B区描述了在A区完成染色之后该装置的开启状态。此状态与该本色纱线初装时的状态相同。图1中C区为该装置的截面图。
本色纱线装在图1中B区底部d处并被推向A区以便进行染色。在染色完成之后,该本色纱线经相反的途径而取出。
图2给出了对织物进行连续染色的装置。图2中A区描述了染色物的放置状态。如图2中B区所示,染色物被浸泡在盛有由水、染料和辅助剂组成之染色液的染色槽13中,并经挤压滚轮7和7’挤压和浸染。然后,该染色织物被连续传送至图2的C区。
图2中C区为用于染色的染色坩埚10,且参考符号“F”表示微波振荡器。如图3所示,织物经导轮9和9’无张力地传送,放置在滚轮R0~R30上并转动以备染色和干燥,然后经导轮11和11’传送至图2中D区,从而完成织物染色。
图3为图2中C区的详细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宝纤维,未经东宝纤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1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