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团烧结矿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2028.3 | 申请日: | 199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18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宝巨;王志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2B1/20 | 分类号: | C22B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光祜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炼铁原料球团矿造块领域。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高炉所用的铁矿料为细铁精矿制成的球团矿和烧结矿。特别是我国铁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复合矿多,单一铁矿少。都需经过细磨精选,形成高品位的细铁精矿粉,然后制成球团矿或烧结矿,才能作为高炉原料。细铁精矿由于粒径小,烧结时透气性差,烧结速度慢,燃料消耗高,产量低。因此,细铁精矿粉的烧结矿,特别是100%细铁精矿粉的烧结矿,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块的难题。
在现有技术技中,中国专利ZL92101964.5提供了一种球团烧结矿的制造方法。其球团烧结矿的原料包括铁矿料、热返矿、冷返矿、生石灰、石灰石、煤粉和添加剂;其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料、一次混合、造球、二次混合外滚煤粉、布料烧结。该制造方法特点是不仅铁矿料中细铁精矿粉可达100%,而且细铁精矿粉中的水份可高达16%,它是以返矿料为核心进行造球。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热返矿是在一次混合时加入的,致使一次混合后混合料的温度高达60-70℃,在下一工序造球时,由于加入冷水,产生大量的蒸汽,特别是冬天,蒸汽量更大,使造球车间环境恶化;另外,由于加水造球,使混合料温度下降到40℃以下,导致烧结过程中容易形成过湿层,使烧结速度减慢。另外,日本钢管株式会社在中国的专利申请CN87108122A提供了一种球团烧结块的制造方法,它是以富矿粉为主,加少量精矿粉和助熔剂为原料进行混合造球,其缺点是混合料没有加热返矿,混合料温度明显低,一般在40℃以下,因此点火前设有干燥段;另外,使用范围窄,条件限制多,适应性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改善造球车间环境,又能节约能源,提高球团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球团烧结矿的制造方法。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所采用的原料包括铁矿料、冷返矿、热返矿、生石灰、石灰石、白云石、固体燃料;配料在一次混合时,不加热返矿,而是造球后的二次混合时,加入热返矿,即二次混合时的原料包括生球团、热返矿和外滚燃料。
本发明所述的高炉用球团烧结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一次配料及一次混合
一次配料的原料包括铁矿料、冷返矿、生石灰、石灰石、白云石、固体燃料,其具体的原料配比(重量%)为:铁矿料50-80%,冷返矿0-20%,生石灰1-8%,石灰石0-15%,固体燃料0.5-2%,白云石≤5%。
其中,铁矿料由细铁精矿粉和富矿粉组成,两者的配比(重量%)为:细铁精矿粉40-100%,富矿粉≤60%。两者所含水份要求<16%。细铁精矿粉包括赤铁矿粉、磁铁矿粉、褐铁矿粉、菱铁矿粉、硫酸渣和锰矿粉。
固体燃料为煤粉或焦粉中任一种。
按上述原料配比配好料后,将其放入混合机中进行一次混合,通过控制转速、时间及混合机倾角,可获得混合均匀的混合料。
(2)、造球
将混合均匀的一次混合料输入造球机中进行造球。它是以冷返矿料为核心形成球团。通过调节造球机的转速、倾角及下料量、加水量等可控制球团矿的产量和球团粒度。球团粒度以5-10mm为宜。
(3)、二次配料及二次混合
将造好的生球团、热返矿和外滚燃料输入混合机中进行二次混合,二次混合时的配料比例(重量%)为:生球团65-85%,热返矿13-28%,外滚燃料2-7%。
外滚燃料为煤粉或焦粉中任一种,热返矿的粒度小于8mm。
二次混合后的球团粒度为5-10mm占80%以上。
二次混合后,球团(混合料)的温度可达50-70℃。
(4)、布料、烧结
采用梭式皮带或宽皮带布料器,将从二次混合机出来的混合料(生球团)均匀地布到烧结台车上,确保球团不破碎。料层厚度以550-650mm为宜。
由于热返矿在二次混合时加入,混合料温度可提高到60℃以上,避免了过湿层形成,故点火前可不设干燥段,布料后直接点火烧结。烧结温度控制在1200-1350℃,并采用负压操作。通过调节负压,控制烧结速度,通过控制碱度,可生产酸性球团烧结矿(碱度为0.1-0.8)、自熔性球团烧结矿(碱度为0.8-1.4)或熔剂性球团烧结矿(碱度为1.4-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20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臭剂
- 下一篇:纳米非晶原位合成氮化硅晶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