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纤或棉线缠绕增强吸水胶管无效
申请号: | 98102339.8 | 申请日: | 199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220939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30 |
发明(设计)人: | 朱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荫明 |
主分类号: | B29C53/60 | 分类号: | B29C53/60;//B29K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659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纤 棉线 缠绕 增强 吸水 胶管 | ||
吸水胶管是由高分子橡胶、化(棉)纤维、金属骨架等组成,化(棉)纤缠绕增强吸水胶管是吸水胶管制造结构中的一种,属化工技术领域。
吸水胶管国内结构为内胶层、胶布层、金属螺旋线和外胶层组成,化(棉)纤缠线增强吸水胶管结构为内胶层、化(棉)纤缠绕增强层,金属螺旋线和外胶层组成,两种制造工艺主要区别是国内所有厂家用胶布为增强层。用化(棉)纤缠线为增强层,该制造工艺通过国家专利局检索,无有用化(棉)纤缠绕代替胶布为增强层制造吸水胶管的,到化工部胶管胶布制品质量监测中心进行咨询,国内无有任何厂家用化(棉)纤缠绕代替胶布制造吸水胶管的,化工部沈阳橡胶工业制品研究设计院编辑出版的《现化胶管胶布技术》,1991年1期5页(作者吴国生)意大利胶管生产一瞥中介绍,吸引胶管,用聚酯线绳缠绕,简化了工艺,省去了织布、压延、裁剪等工序。化工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编辑出版的《橡胶工业》,1987年6期24页(作者王东生)低压胶管增强层的变化与其标准的制定中介绍:近些年来,由于可用作胶管骨架材料的迅速发展和胶管生产工艺路线的不断改新,同种产品的增强结构可以是多样的,骨架材料也可以是多种的,作为产品标准,即要反映当前的实际生产技术水平,又要有利于近期生产技术的发展。在这方面,日本工业标准又有所前进,不再细分是什么增强结构,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对结构、尺寸实行简化,不仅如实地反映出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又能促进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这是我们在下一次修定标准中可以进一步借鉴的。
通过用化(棉)纤缠绕代替胶布作为吸水胶管的增强层,显著地降低吸水胶管的成本,同时由于化(棉)纤缠绕角度采用平衡角,而用胶布做增强层的吸水胶管的胶布经纬线和管的夹角只能是45°,所以化(棉)纤缠绕增强吸水胶管承压高于胶布增强吸水胶管,为了降低吸水胶管的成本和提高吸水胶管的质量,研制生产化(棉)纤缠绕增强吸水胶管。
化(棉)纤缠绕胶管的工作压力,主要由骨架材料所承受。缠绕的角度采用平衡角,胶管在承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是因为当缠绕角小于平衡角时,胶管承压增强材料长度缩短,直径变形增大;当缠绕角度大于平衡角时,胶管承压增强材料长度增加,直径变形减小。只有当缠绕角度等于或接近平衡角时,胶管承压纵向、径向才基本上无变化。因此设计缠绕胶管的结构,必须以平衡角(54°44’)为基准。
选择纤维骨架材料很重要,对于聚脂线要选择经过热处理>160℃,20min,热收缩<1%的浸胶聚脂线,因为选择未经热处理的聚脂线,热收缩率大,会使管体表面露出收缩线痕。若不经过浸胶处理,聚脂线与胶粘着性差,使胶管附着强度明显下降达不到标准要求。
用化(棉)纤缠绕作为吸水胶管的增强层,比用胶布作为增强的吸水胶管、方法更科学、更合理,不但减少了织布、压延、裁断等工序,而且避免了吸水胶管裁断、包卷、接头过程帆布搭接的浪费,充分发挥纤维材料在胶管中的力学性能,经济效果是显著的。
化(棉)纤缠绕增强吸水胶管制造工艺流程图如下:
混炼→热炼→包
内→缠线→丝下胶→缠钢丝→丝上胶→缠线→
硬胎→涂脱模剂→胶
包外胶→缠水布→缠绳→硫化→解绳→解水布→脱芯→检验→入库
以上工艺流程和用胶布作增强层的吸水胶管的工艺主要区别是缠绕线的密度,同时又左右旋缠、两线交叉,线和管的夹角54°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荫明,未经朱荫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2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穴迁移材料
- 下一篇:对环境无害的无毒溢流灭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