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美容器无效
申请号: | 98102437.8 | 申请日: | 199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20235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岸弘幸;坂本敏浩;筏井和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波美 容器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超声波美容器。
自以往,关于超声波美容器,吾人习知者有日本新型第3015061号公报,然于此一习知例,金属制之探测头是于抵接肌肤用金属面的相反侧仅只配置有超声波振动元件。
然而于上述习知例中,若令超声波振动元件长时间振动,或集中于肌肤的某一点持续施加超声波,则超声波振动元件及接触于肌肤的金属制之探测头即变热,而有灼伤肌肤之虞,为其问题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习知例的问题点而提出者,其目的在提供一超声波美容器,其可防止因金属制之探测头变热而灼伤肌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波美容器4,于其探测器1设有接触于肌肤之金属制的探测头2,且于金属制的探测头2之抵接肌肤用金属面3的相反侧,备有利用来自超声波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而发生振动的超声波振动元件5;其特征为:更设有温度感测器6,该温度感测器6分别抵接于超声波振动元件5之侧面与探测头的抵接肌肤用金属面3之相反侧的面。藉由此一构成,在令超声波振动元件5长时间振动,或集中于肌肤的某一点持续施加超声波之场合,一旦超声波振动元件5及探测头2变热,温度感测器6即可于瞬间确实地测知此一情形。
又,令探测头的抵接肌肤用金属面3之相反侧成为凹部7,在凹部7的底面部设超声波振动元件5,且于超声波振动元件5的侧面与凹部7之内侧面之间形成间隙8,在该间隙8配设温度感测器6。藉由此一构成,可将温度感测器6确定地配设成分别抵接于超声波振动元件5之侧面与探测头的抵接肌肤用金属面3之相反侧的面。
本发明的效果:
依本发明,由于将温度感测器设成分别抵接于超声波振动元件之侧面与探测头的抵接肌肤用金属面之相反侧的面,故即使在令超声波振动元件长时间振动,或集中于肌肤的某一点持续施加超声波,而使超声波振动元件及探测头异常变热之场合,温度感测器亦可确实地测知此一情形,而防止发生灼伤。特别是,在发热物之附近直接侦测探测头的直接抵接肌肤部分的温度,而能于瞬间确实地测知抵接肌肤用金属面的温度。
又,由于令探测头的抵接于肌肤之抵接肌肤用金属面之相反侧成凹部,在凹部的底面部设超声波振动元件,且于超声波振动元件的侧面与凹部之内侧面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配设温度感测器,故能以简单之构成,将温度感测器确实地配设成分别抵接于超声波振动文件之侧面与探测头的抵接肌肤用金属面之相反侧的面。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之美容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同上之侧视图。
图3为同上之底视图。
图4为同上之侧面剖视图。
图5为显示将同上之探测器的探测器半体卸下之状态的平面图。
图6为显示将探测头支持用弹性体安装于同上之探测头之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显示将探测头支持用弹性体安装于同上之探测头之状态的侧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所示实施形态,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本发明之超声波美容器4,是如图1所示,备有:本体外壳9,收纳着用以产生超声波的超声波振荡电路;探测器1,藉由超声波而发生振荡;电线10,用以将探测器1及设于本体外壳9内之超声波振荡电路予以电性连接。于本体外壳9设有:探测器收纳部11;操作面板12;可自由开闭之盖子13;及电源线(未图示)。又,电源线是收藏于设在本体外壳9而省略图示的电源线收纳部。
探测器1是如图2到图5所示般,在手柄14的一端部设有探测头安装部15,在设于此探测头安装部15的安装用开口部16安装探测头2,于探测头2备有超声波振动元件5,藉由来自超声波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使该超声波振动元件5超声波振动,如此而构成者。
手柄14是如图2及图4所示般,被分割为手柄上半部14a、手柄下半部14b两部份,藉由螺纹构件予以固定,在手柄下半部14b设有安装用开口部16,而于安装用开口部16的开口缘部之后端部,是如图4所示般,形成有承接梯级部17。又,于手柄上半部14a的前端部之内面部朝向下方设有推压用支持脚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松下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2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音膜模压金属膜装置及隔音膜模压方法
- 下一篇:盘片传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