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醚-酰亚胺)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2450.5 | 申请日: | 199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10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单祖尧;李贞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胺 多嵌段 共聚物 及其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特别是一种聚(酯—酰亚胺—醚)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法。聚酯弹性体是一类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聚酯—聚醚型热塑性弹性体。通过改变聚酯硬段和聚醚软段可获得一系列性能不同的弹性体材料。US4,740,564、US4,740,565公开了二元羧酸二酰亚胺二酸和聚烷氧基聚醚二酰亚胺二酸的合成,该两种二元羧酸与二元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聚合反应得到聚酯—聚酰亚胺—聚醚多嵌段共聚物(式I)。该聚合物具有优良的应力—应变性能,高强度,高硬度等许多优点。然而,其合成方法涉及低聚
式中n=1~3 Z1=二元醇二价基
Z2=脂肪族二价基/低分子聚醚二价基
式I物的酰亚胺化反应,操作困难,工艺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工艺复杂的缺点,而提出一种新型的聚(酯—酰亚胺—醚)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法。
本发明研制成功的聚酯酰亚胺醚多嵌段共聚物具有如下结构(式II):
式II
式中n=1~3、Z1=二元醇二价基、Z2=低分子聚醚二价基,A、B段为硬段,C为软段,B为酰亚胺链段。酰亚胺链段结构在共聚物中硬段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0~50%,共聚物的特性粘数为0.9~1.2。
本发明中聚(酯—酰亚胺—醚)多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低聚物合成和聚合物合成两部分,按下列顺序分步骤进行:
1、酰亚胺低聚物的合成:原料为偏苯三酸酐、对氨基苯甲酸、二甲基乙酰胺、吡啶、乙酐、氯化亚砜、1、2、4-三氯苯、1,4-丁二醇。合成路线见(式III)。
式III
(1)N-(4-羧基苯基)-4-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I的合成:
在1000ml烧瓶中,加入82.3g4-氨基苯甲酸和336ml二甲基乙酰胺。冷却至0℃,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加入偏苯三酸酐115.2g,室温搅拌反应18h。加入醋酐108ml和吡啶25ml,加热至154℃反应5h。冷却过夜后抽滤,产物经丙酮洗涤后真空干燥,于二甲基甲酰胺中重结晶,抽滤后干燥。
(2)N-(4-甲酰氯基苯基)-4-甲酰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的合成:
在250ml烧瓶中,加入33.0gN-(4-羧基苯基)-4-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100ml氯化亚砜和10滴二甲基甲酰胺,搅拌下回流反应8h,冷却后抽滤,干燥。产物使用苯作溶剂,正己烷作非溶剂重沉淀,抽滤后干燥。
(3)酰亚胺低聚物的合成:
在250ml烧瓶中,加入21.5gN-(4-甲酰氯基苯基)-4-甲酰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7g1,4丁二醇和100ml 1,2,4三氯苯。搅拌下回流反应至不再有氯化氢放出,冷却后抽滤,产物经正己烷洗涤后真空干燥。
2、聚合物的合成:原料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丁二醇、低聚物、聚醚及酯交换催化剂和缩聚催化剂,其中,酯交换催化剂为锰、钴、镁、钙等的醋酸盐,缩聚催化剂为有机钛酸酯类或钛的盐及其衍生物。其合成按下列顺序分步骤进行:(1)反应容器中,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0份(重量份)和二元醇60~80份及酯交换催化剂0.1份。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加热,从170℃升温至220℃,蒸出甲醇。(2)加入聚四亚甲基醚(PTMG)100~250份,酰亚胺低聚物10~100份,缩聚催化剂0.1份和抗氧剂0.2份并升温至250℃。(3)经二次减压至0.1~0.5Pa后缩聚2~3小时,即可得到聚(酯—醚—酰亚胺)多嵌段共聚物。
上述方法合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酰亚胺—聚四亚甲基醚)多嵌段共聚物(PBT-PI-PTMG)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酰亚胺—聚四亚甲基醚)多嵌段共聚物(PET-PI-PTMG)的结构已被1H-NMR及特性粘数[η]证明(表I,表II)。式中n=1~3,m=14~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2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