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感冒的闻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3235.4 | 申请日: | 199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205223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宋栓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栓牛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256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感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感冒的闻药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在中、西药中用于防治感冒的“转移因子”“人血球蛋白”注射液是医界公认的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感冒的良好药品,但临床应用有越用疗效越短的趋势,且严重的过敏反应时有发生,其制品应用、存放、运输亦需特定条件,大面积推广应用困难,对于怕打针的人群推广更难,且对已患感冒者没有及时的治疗效果,中药方面用汤剂、散剂口服预防感冒屡有报导,但其服用繁琐,而通过鼻闻特定的中药药气味预防感冒,大都只能用于儿童,在实际应用中也不能在较长有效期内比较平稳的保持有足效药力,现有的药枕只限于睡时应用体积较大,携带不便。
本发明人基于上述原因,根据中医学对感冒病的病理分析及临床实践经验,参考了中国药典、药剂学、药理学认为外感风邪多从口鼻而入,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一身血脉所经,并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紧密联系为一体,故有效药物的发挥通过鼻闻吸收,吸入于肺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输注全身。在长时间药物的刺激下,可通过渗透方式进入经穴,经穴的传感自身存在一种特殊的生理放大效应,即给经穴小量刺激可产生相当大的治疗作用,使机体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脏腑安和。
现代医学认为,鼻粘膜下的血管非常丰富,药物可以迅速从粘膜弥散血管,弥散全身,药物还能通过局部刺激增加鼻粘膜分泌免疫球蛋白A,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综上所述本发明人研制并发明了一种防治感冒的闻药,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多种纯中草药粉末混合而成的,通过鼻子闻后就可预防和治疗感冒的药物,及这种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黄芪、白术、当归、川芎、陈皮、木香、丁香、砂仁、火香、山奈、防风、芥穗、白芷、细辛、辛夷、升麻、菊花、薄荷、苏叶、鱼腥草、寸菖蒲、冰片、薄菏冰等,经选药、干燥、研磨粉碎、称量混合、搅拌、称量灌装、检验合格、装箱入库而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的药物:
黄芪 11.0-12.0 白术 11.0-12.0
当归 4.0-4.5 川芎 4.0-4.5
陈皮 4.0-5.0 木香 4.0-4.5
丁香 1.5-2.15 砂仁 4.0-5.0
火香 4.0-4.5 山奈 4.0-5.0
防风 4.0-4.5 芥穗 4.0-4.5
白芷 4.0-4.5 细辛 2.0-3.0
辛夷 4.0-4.5 升麻 4.0-4.5
菊花 4.0-4.5 薄荷 4.0-4.5
苏叶 4.0-4.5 鱼腥草 4.0-4.5
寸菖蒲 1.5-2.5 冰片 0.9-1.0
薄菏冰 0.1-0.2。
其特征还在于它是优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的药物:
黄芪 11.6 白术 11.6
当归 4.3 川芎 4.3
陈皮 4.3 木香 4.3
丁香 2.15 砂仁 4.3
火香 4.3 山奈 4.3
防风 4.3 芥穗 4.3
白芷 4.3 细辛 2.8
辛夷 4.3 升麻 4.3
菊花 4.3 薄荷 4.3
苏叶 4.3 鱼腥草 4.3
寸菖蒲 2.05 冰片 0.9
薄菏冰 0.1。
本发明一种防治感冒的闻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在符合国家医药卫生标准的条件和环境下加工制作
②、商购黄芪、白术、当归、川芎、陈皮、木香、丁香、砂仁、火香、山奈、防风、芥穗、白芷、细辛、辛夷、升麻、菊花、薄荷、苏叶、鱼腥草、寸菖蒲、冰片、薄菏冰等药材,
③将上述药材去渣、去杂,精挑细选为净药材,
④将除去冰片、薄菏冰以外的净药材干燥处理,
⑤将上述干燥后的药材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药粉末,并过60-80目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栓牛,未经宋栓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3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