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3456.X | 申请日: | 199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55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平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29/0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感冒 咳嗽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指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外感风温邪毒是危害人类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往往许多较难医治的病症均由外感而入,如流感所致之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均由感冒引起,其发病特点为:发病早、最常见、易形成流行趋势,后果严重。
现有的一些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西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效果不尽人意。大部分西药只能暂时减轻症状,只治其表不治其本,而且只对病症中的某些症状有效,治疗后易复发,对大部分患者都不能起到根本治疗作用;而治疗此类疾病的中成药,存在见效慢、副作用大及服用不方便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中药治疗剂,可预防并治疗外感风温邪毒所致的各种热症患。见效快,毒副作用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冒风温之邪治疗剂的制备方法,可制成冲剂、口服液、片剂或胶囊。疗效好,服用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风温外感及其合并症状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补中益气、助脾消食的天然植物,按照中医理论组方。本方剂辛凉解表、止咳化痰、宣散肺气、扶助正气、顾护胃气,使肺气宣发正常,邪祛正安。
本发明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是由下列成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麻黄 6-12 薄荷 6-12 杏仁 10-20 荆芥 10-20黄芪 20-50 川贝 6-20 生姜 5-12 连翘 10-50桑叶 10-50 菊花 10-50 金银花10-100 竹叶 10-100淡豆豉10-50 牛蒡子10-20 桔梗 10-15 陈皮 10-20半夏 6-12 甘草 5-12
本发明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还可以加入下述原料(用量为重量份):西洋参10-15 山楂 10-100 神曲 10-50 麦芽 10-50
本发明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的最佳配比为(用量为重量份):麻黄 6 薄荷 6 杏仁 10 荆芥 10黄芪 20 川贝 6 生姜 5 连翘 10桑叶 10 菊花 10 金银花10 竹叶 10淡豆豉10 牛蒡子10 桔梗 10 陈皮 10半夏 6 甘草 5
本发明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最佳配比中还可以加入下述原料(用量为重量份):西洋参10 山楂 10 神曲 10 麦芽 10
其中辛凉解表的药物可发散风热表邪,祛除风温病毒,根本解决一些主要症状,如:发热头痛、恶热自汗等,从而使邪祛正安,对于外感温邪而又体虚者本发明可以有少量西洋参能扶正祛邪,又能起到预防疾病抵抗外邪的作用,其中大多风温邪毒感染者多,体内蕴热,故在解表为主的前提下加入清热外毒之剂,它使解表清里相得益彰,外感风温邪毒,热邪使腠理闭塞,里热内蕴使内气不宣,而至痰瘀于里,故此加入川贝、黄芪之属清肺热得滑则表邪宜散。为了适用小儿的消化功能及有利于服用本药,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起到校味的目的,可增加山楂、神曲、麦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1、按下列配方称取各组分(重量份):麻黄 6 薄荷 6 杏仁 10 荆芥 10黄芪 20 川贝 6 生姜 5 连翘 10桑叶 10 菊花 10 金银花10 竹叶 10淡豆豉10 牛蒡子10 桔梗 10 陈皮 10半夏 6 甘草 5 西洋参10 山楂 10神曲 10 麦芽 10
2、将以上药物按100克生药提取20毫升挥发油的比例用蒸馏法收集挥发
油(芳香水)后分离水液与药渣;
3、药渣再加水煎煮两次;
4、合并上述三次煎液,浓缩至稠膏状后经干燥处理;
5、将上述烘干物粉碎后,加入糊精和糖,其重量比为1份药∶3份糊精∶
1份糖混合均匀后制粒;
6、加入挥发油混匀后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平,未经王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3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