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状态检测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98103488.8 | 申请日: | 199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2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川濑治;西出悟;石川亮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状态 检测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检测两个连接器壳体正确接合状态的装置的电连接器。
传统的接合状态检测连接器具有一个安装在其中一个连接器壳体中的弹簧,在接合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如果接合操作在两个连接器壳体完全接合之前停止,相应的连接器壳体就会被弹簧推出,这就向操作者表明连接器的正确接合没有实现。
然而,在完全接合状态下,弹簧不断作用在相应一侧,以致要分开两个壳体的力不断作用着,这是所不希望的。因此新的连接器被开发出来,其中弹簧在接合操作中被压缩,当接合操作结束时,弹簧恢复到其初始形状,因而弹簧力被释放。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306575/92中描述的这种连接器。
在此情况下,弹簧检测完全接合状态、然后被释放,在最容易被采纳的构造中,接合状态的检测是通过使用一个锁定臂的运动来实现的。在如上述公开文本中所描述的情况下,锁定臂和弹簧被分开排列,锁定臂位于其中一个连接器上,而弹簧位于另一个上。
因此,为了实现这种检测连接器,每个连接器壳体的必要构成至少是一个锁定臂或一个弹簧。然而,这就对连接器的构造产生了约束。例如,如果一个现存的连接器壳体被一个接合状态检测连接器替代,主要的设计变化将要在插头和插座的壳体上进行。
本发明是在考虑到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更大设计自由度的接合状态检测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合状态检测连接器,其具有一个壳体;一个位于壳体上可弯曲的销臂,该销臂可抵住与之相接的连接器的凸起部分;一个弹性装置,其具有一个设在所述壳体中的反作用部件,所述弹性装置被与之相接的连接器抵住,推开所述检测连接器和与之相接的连接器,直至销臂起抵住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个位于壳体上的弹簧支座,可于其上相对移动,所述弹簧支座界定所述反作用部件,并且只在所述销壁处于被弯曲情况下才被相对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这种连接器包括检测正确接合的装置,但不要求与之相接的连接器特别的改造。这在所配接的连接器是其它设备的整体部件,如铸造在一起时,尤其有利。
较好的是,弹簧支座可相对连接器壳体滑动,弹性装置包含螺旋弹簧,螺旋弹簧最好排列在销臂的两侧。可以设有滞留装置以使弹簧支座相对于壳体固定直至所配的连接器进入,在此之后,弹簧支座被放开,随后,再操作连接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可以从下面仅以附图示范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看出,其中:
图1为两个连接器壳被接合之前的截面图;
图2为一个插座壳体的前视图;
图3为一个插座壳体的平面图;
图4为图3沿IV-IV线的截面图;
图5为一个弹簧支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一个弹簧支座的平面图;
图7为单个弹簧支座未被装配上螺旋弹簧时的前视图;
图8为图2沿VIII-VIII线的截面图;
图9为一个锁定臂与止动凸起部件相接触时的截面图;
图10为已伸出高于止动凸起部件的锁定臂的截面图;
图11为支撑臂与插头相接触时的截面图;
图12为表示锁定臂在图11所示状态下同一接合处的运动的截面图;
图13为支撑臂与钩形件分离的截面图;
图14为表示支撑臂在图13所示状态下同一接合处的运动的截面图;
图15为完全接合状态的截面图;
图16为完全接合状态下支撑臂的截面图。
下面借助图1-1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在图1中,插头壳体1为一电气设备的一部分。该插头壳体1近似于角管形,其前方开口,其内部罩着一个端子插头m。止动凸起2从其上表面接近前部边缘处突出。筋板3设在止动凸起2的两则,并平行地从插头壳体1的开口边延伸至止动凸起2的后边。
一对导入凸边4位于插头壳体1的两侧面,以防插入插座壳体5时产生扭曲。该插头为传统插头。
下面,将解释具有壳体5的插座F,该壳体5可以与上述插头壳体1接合在一起。每件插头和插座的壳体都统一由合成树脂制成,插座壳体5的前半部较后半后大,并朝前开口形成一个外部筒形件6。外部筒形件6的上表面的中心部分向上方凸起,并形成一个拱形的桥形件7。
外部筒形件6的内部设有一个接头套8以套住接头座(未示)。插头壳体1可以插入接头套8和外部筒形件6之间。导入槽9从外部筒形件6的两侧面凸起,并在接合过程中,通过接受插头壳体1的导入凸边4,导接两个连接器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34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