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朊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8104894.3 | 申请日: | 199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231132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南;王哲明;方欣;方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木材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0 | 分类号: | A23K1/10;A23K1/16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旭宇 |
地址: | 32500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鱼朊的生产工艺。
以非食用小杂鱼为主要原料制成鱼粉饲料是目前该领域的公知技术。而现有技术工艺的构成简陋,且制成的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不能明显促进动物的快速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工艺先进、工序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的鱼朊生产工艺。
本发明工艺由下述工序构成:
A、将鱼切碎后除铁;
B、对切碎除铁后的鱼块进行蒸煮;
C、对蒸煮后的鱼块进行压榨;
D、将榨饼打碎;
E、将打碎后的榨饼与强化氮源复合饲料添加剂在一定温度下、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F、将混合物进行干燥处理;
G、将干燥后的混合物粉碎、筛析后包装。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工艺由切碎、除铁、蒸煮、压榨、打碎、混合、干燥、粉碎等工序组成。本发明对原料没有特殊要求,多脂鱼、少脂鱼都可以使用,但原料应尽量采用新鲜的,腐败的原料绝对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原料的大小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也很大,本发明的原料一般多脂鱼切至10-20cm,少脂鱼20-30cm长较为合适。除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机器设备免于受损。切碎后的鱼块随后进入蒸煮程序。蒸煮是鱼粉加工中的主要工序。鱼体中的氮素大多以蛋白质形态存在,而大部分蛋白质是热固性的。蒸煮的作用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凝固,破坏蛋白质细胞组织,促进蛋白质与油水分离,同时也起到杀死鱼体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和破坏鱼体内酶的作用。在蒸煮过程中溶于水的含氮物多是结缔组织、骨、鳞和皮中的胶原,在加热过程中变必明胶溶于水中,另外原料中的含氮浸出物、微生物和无机盐也能在蒸煮中溶于煮汁中。本工艺的蒸煮温度一般控制在80-95℃,蒸煮时间在10-20分钟,蒸煮后的鱼块接着进入压榨工序。压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将油脂和蛋白质细胞之间结缔关系遭到破坏的原料中的油脂和水溶液挤压出来。压榨时间主要根据榨饼的含水量而定,一般当榨饼含水量达到45%-50%之间,最佳是48%,便可以停止压榨,通常压榨12-18分钟,最佳为15分钟。压榨后的榨饼进入速碎机打碎,使榨出物能迅速干燥,提高干燥的效率,但并不是将榨饼打得越细越好,太细的鱼粉粒子易焦糊,也容易从排气客逸出。打碎后的榨饼在130℃-150℃的温度下添加12%-18%的强化氮源复合饲料添加剂进行混合,温度与比例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其最佳温度为140℃,最佳比例为15%。混合后的鱼粉之后被干燥,合水量降到8%-12%之间,最佳含水量为10%。降低含水量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或减弱油脂水解和氧化而引起的酸败。干燥后的混合物再经粉碎机粉碎,用2.80mm筛孔的筛子过筛,然后以成品包装。
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先进,其产品色泽好、味道鲜、质量稳定。经1200多羽肉鸡、1500多头猪及网箱养鱼等对鱼朊850与国产鱼粉、进口鱼粉进行饲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国产鱼粉相比可分别提高肉鸡、肉猪日增重5%-10%,3.6%-10%;鱼类日增重可提高6.1%-19.25%,饵料系数提高7.14-14.2%,饲喂效果接近进口鱼粉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木材集团公司,未经温州木材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48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糖尿病的草本植物制品
- 下一篇:一种手提式纸箱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