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制品折痕增强带无效
申请号: | 98105467.6 | 申请日: | 199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9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正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石被服兴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3/02 | 分类号: | B32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品 折痕 增强 | ||
本发明涉及为防止布制品上衣褶等折痕消失的布制品折痕增强带。
现在,为了提高衣服的美观性或功能性,在衣服等上设置衣褶等折痕。能简单地用熨斗等在布制品上形成此折痕,然而,由于布料本来不具有记忆形状的功能,这些折痕经过一段时期后将消失,即几乎看不出它原有的样子。例如,在缝制便裤的前、后身时,沿前、后身的大致中间设置前、后衣褶。然而,尤其常见前衣褶因反复受膝盖迫压而使折痕消失。
上述便裤前身上的中间衣褶容易消失,系因穿着者活动时膝部反复凸伸复原而发生的,它也成为整条便裤走形的原因。这种折痕消失问题不只限于便裤,对具有衣褶等折痕的衣服,例如女裙或其它布制品上也存在。为此,本发明者对作为布制品衣服、布制袋、领带、衬衫领、袖口等折痕如何施加保形性措施进行研究、且为开发出廉价且容易达到保护折痕的制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廉价且容易具有有效保护布制品折痕的布制品折痕增强带。
研究的结果或开发的制品为一种在其一面上涂敷具有热熔接性粘接剂的布制品折痕增强带,可将其从相对布制品折痕内侧、沿所述折痕贴附、且使产生热熔接合。带子的材料、颜色不受限定、可使用各种纺布或无纺布。用于便裤、女裙上的衣褶、即长形折痕的保形为其基本使用形态,然而,由于布袋、衬衫领、袖口等上的折痕较短,因此也有带子长度比带宽还短的使用场合。带子的厚度越薄越好。
可采用将带子侧边缘形成按锯齿形延伸的锯齿形边侧处理将带子的两侧构成由反复出现规定形状的波浪形或游动形。这样,难以从布制品的正面看出折痕内侧已热熔接上带子,不用担心会影响布制品的外观性。此外,通过将带子作成以反复出现的形状为单位、将这些单位相连起来的结构,具有易使带子跟随布制品变形的优点。
作为具有热熔接性粘接剂,可使用其粘接性不因干洗而降低的聚酰胺系,且最好不沿整条带子涂敷、而要按点状、网状、或条纹状间隔涂敷。这样,通过间隔涂敷粘接剂、能不使贴附在折痕上的带子僵硬,不致影响布制品的柔软性,使带子的手感很好。此外,按W点方式(即在涂敷低浸透性粘接剂后,再在此粘接剂上涂敷高热熔接性粘接剂的方式)能使粘接剂在热熔接合时不会从正面渗出而均匀地扩散,就能提高带子与布料的紧密接合性。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在两侧边上形成反复出现相连同样三角形的一段波浪状增强带的立体图,
图2为两侧边上形成反复出现依次相连大小两种三角形的一段波浪状增强带的立体图,
图3为在两侧边上形成反复出现相互间隔相连梯形的一段波浪状增强带的立体图,
图4为在两侧边上形成反复出现相连梯形的一段波浪状增强带的立体图,
图5为与图1示例形状相同、将粘接剂呈网状涂敷在纺布上形成的一段增强带的立体图,
图6为与图1所示例形状相同、将粘接剂呈交叉点状散布涂敷在纺布上形成的一段增强带的立体图,
图7为与图1所示例形状相同、将粘接剂呈纵向断续条纹状涂敷在纺布上形成的一段增强带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从内侧向便裤的中间衣褶(折痕)上贴附增强带使用例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从内侧向女裙的箱形褶(折痕)上贴附增强带使用例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从内侧向含有内衬的布袋四角折痕上贴附增强带使用例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从内侧向领带、衬衫领与袖口上贴附增强带使用例的立体图。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图1为在两侧边上形成反复出现相连同样三角形的一段波浪形增强带的立体图,图2为在两侧边上形成反复出现依次相连大小两种三角形的一段波浪形增强带的立体图,图3为在两侧边上形成反复出现相互间隔相连梯形5的一段波浪形增强带立体图,图4为在两侧边上形成反复出现相连梯形5的一段波浪形增强带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石被服兴业株式会社,未经明石被服兴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5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系统
- 下一篇:固化塑料模制品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