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8105795.0 | 申请日: | 199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99163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昌照;伊藤明广;酒井茂男;松尾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3/04 | 分类号: | F28F3/04;F28F19/00;B23K1/19;//B23K10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彦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热交换器 | ||
1.一种铝合金热交换器,包括一由钎焊管件和通风散热片制成的组合结构,管件由包覆钎焊填料金属的Al合金钎焊薄板制作,而散热片由Al合金散热片材料形成,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管件的上述钎焊薄板的心材是Al合金,其组成主要是1~1.5%重量的Mn、0.1~0.5%重量的Cu、0.05~0.2%重量的Zr和其余是Al和杂质;
上述钎焊薄板为通过对上述心材的两面或一面涂覆钎焊填充金属制作而成,钎焊填充金属由至少包含Si的Al合金构成;以及
构成上述通风散热片的散热片材料采用主要由0.05~0.2%重量的Zr和其余为Al和杂质组成的Al合金。
2.一种铝合金热交换器,包括一由钎焊管件和通风散热片制成的组合结构,管件由包覆钎焊填料金属的Al合金钎焊薄板制作,而散热片由Al合金散热片材料形成,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管件的上述钎焊薄板的心材是Al合金,其组成主要是1~1.5%重量的Mn、0.1~0.5%重量的Cu、0.05~0.2%重量的Zr、0.1~0.3重量的Ti和其余是Al和杂质;
上述钎焊薄板为通过对上述心材的两面或一面涂覆钎焊填充金属制作而成,钎焊填充金属由包含最少量的Si的Al合金构成;以及
构成上述通风散热片的散热片材料采用主要由0.05~0.2%重量的Zr和其余为Al和杂质组成的Al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的铝合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钎焊薄板心材中的Fe和Si的含量都限制为0.30%重量或更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中的铝合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对上述钎焊填充金属添加0.5~10%重量的Zn。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中的铝合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钎焊之后上述钎焊薄板的心材的微观结构中晶粒的排列形成一多层构造,在心材的厚度方向上达到5层或更多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中的铝合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钎焊之后上述钎焊薄板的心材和上述通风散热片的散热片材料的点蚀电位可以达到防蚀,并且上述通风散热片的散热片材料、上述管件表面上的钎焊填充金属和上述钎焊薄板的心材的点蚀电位可以得到控制使之增加而达到该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铝合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散热片的散热片材料和上述管件表面上的钎焊填充金属之间的点蚀电位差、以及上述管件表面上的钎焊填充金属和上述钎焊薄板的心材之间的点蚀电位差两者都可以得到控制使之不低于20mV。
8.根据权利要求7中的铝合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心材和上述散热片材料之间的点蚀电位差可以得到控制使之不低于40m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57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