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状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8105935.X | 申请日: | 199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9510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07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诚二;西下邦彦;大久保文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克赛尔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勇,陈景峻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状 热交换器 | ||
1.一种层状热交换器,包括:
一组管元件,每个管元件具有水箱和连通所述各个水箱的热交换介质通道;
在所述管元件间交替设置的翅片;
一个设置在层状方向最外端的板,该板上具有形成在所述层状方向开口的入流/出流孔,和在所述入流孔和所述出流孔的周边设置的在所述层状方向突伸的圆环形突起;和
一个具有突起部分的连接件,其中每个突起部分中插入有所述板的一个圆形突起,所述突起部分包括一个与所述入流孔和所述出流孔连通的通孔;其中:
所述板仅在所述层状方向的内表面镀有钎焊材料,所述钎焊材料存在于所述圆环形突起的内周边表面上,和
借助于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突起部分与所述圆环形突起的内吻合连接,经过炉内钎焊将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入流孔和所述出流孔的圆环形突起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层状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管元件设有一对形成于纵向方向一端的一对水箱和一个在所述一对水箱之间起连通作用的U型热交换介质通道;
所述成对水箱在所述层状方向连接,形成在所述层状方向延伸的一对水箱组;
所述水箱组之一包括一个第一水箱块和一个第二水箱块,它们在接近中间的位置彼此流动断开;
另一个所述水箱组始终连通构成一个第三水箱块;
所述板包括一个具有一个连通所述入流孔的入流通道和连通所述出流孔的出流通道的入流/出流通道板;
所述位于远离所述入流/出流通道板的第一水箱块设置有一个膨胀水箱;
一个连通管连通所述膨胀水箱和所述入流通道;
所述第二水箱块与所述出流通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层状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管元件设有一对形成于纵向方向的一端的一对水箱和在所述一对水箱之间起连通作用的一个U型热交换介质通道;
所述成对水箱在所述层状方向连接,形成在所述层状方向延伸的一对水箱组;
所述一对水箱组包括每一个都在所述层状方向连通的水箱块;
所述入流孔和所述出流孔形成于所述板上,每一个都直接与一个所述水箱块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层状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管元件设有一对形成于纵向方向的两端的一对水箱,和一对连通沿所述纵向方向的相应的水箱的热交换介质通道;
一个第一水箱组和一个第二水箱组,它们通过在所述层状方向连接在所述纵向方向的一端形成的成对的水箱而形成,每一水箱组包括两个在接近中间位置彼此分开的水箱块;
一个第三水箱组和一个第四水箱组,通过在所述层状方向连接在所述纵向方向的另一端形成的成对的水箱而形成,每一个包括一个连通的水箱块;
所述第一水箱组与所述第三水箱组连通,所述第二水箱组与所述第四水箱组连通,两者的连通都是通过各自的热交换介质通道;和
形成在所述板上的所述入流孔和所述出流孔在朝向所述板的所述第一水箱组和所述第二水箱组中的水箱块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层状热交换器,其中:
当所述板的所述入流孔和所述出流孔从所述镀有所述钎焊材料的内表面向没有镀所述钎焊材料的表面冲压加工时,所述圆环形突起由有意形成的内部毛刺部分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层状热交换器,其中:
当所述板的所述入流孔和所述出流孔从所述镀有所述钎焊材料的内表面向没有镀所述钎焊材料的表面冲压加工时,所述圆环形突起由有意形成的内部毛刺部分构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层状热交换器,其中:
当所述板的所述入流孔和所述出流孔从所述镀有所述钎焊材料的内表面向没有镀所述钎焊材料的表面冲压加工时,所述圆环形突起由有意形成的内部毛刺部分构成。
8.如权利要求4所述层状热交换器,其中:
当所述板的所述入流孔和所述出流孔从所述镀有所述钎焊材料的内表面向没有镀所述钎焊材料的表面冲压加工时,所述圆环形突起由有意形成的内部毛刺部分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克赛尔,未经株式会社杰克赛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59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