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出气液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106637.2 | 申请日: | 199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22733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发明(设计)人: | 加贺邦彦;大茑胜久;铃木智子;吉田孝行;古藤悟;粂川惠理子;菅原作雄;关辰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1/04 | 分类号: | F24F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 控制 装置 | ||
1、一种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中排气口与主体内形成的气流通道末端连通,气流从该排气口排出到周围空气中,其特征是在排气口内设有能偏转气流方向的风向偏转板,在该风向偏转板上,具有将周围空气吸入排出气流内与之混合的周围空气吸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周围空气吸入装置是设置于排气口构件中、突出至排出气流中,能使上述排出气流产生纵旋涡的1个或多个三维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三维构件为一边是与排气口构件连接的三角形或矩形板,与排气口构件连接的上述一边与排出气流的流动方向成一定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三维构件同与上述三维构件连接的排气口构件的面成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三维构件有多个,设置于与排出气流的任一垂直截面完全一致的位置,相邻的三维构件设置成八字形,以与排出气流流动方向平行的面为对称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三维构件为底面与排气口构件连接的圆锥体、半圆锥体或椭圆锥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三维构件的圆锥或椭圆锥的顶点位于比通过构成底面的圆或椭圆的圆心的垂直轴更靠下游的地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三维构件为底面与排气口构件连接的多棱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三维构件为三棱锥,构成底面的三角形的一边与排出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垂直,而且上述的一边位于比上述三角形的其他两条边更靠排出气流的上游侧或下游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从三棱锥顶点向排气口构件所引垂线与上述排气口构件的交点比上述的一边更靠排出气流的下游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风向偏转板设于排气口构件内,能从左右方向引导排出气流,上述三维构件设于风向偏转板排出气流下游侧的上下至少一面的前端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风向偏转板设于排气口构件内,能从上下方向引导排出气流,上述三维构件是装在风向偏转板上的。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排出气流的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或者相同的情况下,上述三维构件不干涉排出气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风向偏转板设于排气口构件内,能从左右方向引导排出气流,上述周围空气吸入装置有1个或多个,设于排气口构件上,风向偏转板的形状是垂直于上述排出气流流动方向的两条边中靠排出气流下游侧的边,比靠排出气流上游侧的边长,能使上述排出气流产生纵旋涡。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风向偏转板设于排气口构件内,能从左右方向引导排出气流,上述周围空气吸入装置有1个或多个,设于排气口构件上,至少有两个与风向偏转板靠排出气流下游侧的部分连接、能各自独立地朝左右方向驱动的导向板,上述导向板使上述排出气流产生纵旋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66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