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绕式锤压机及新型离合器无效
申请号: | 98106810.3 | 申请日: | 199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23048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志平 |
主分类号: | B30B15/12 | 分类号: | B30B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8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式锤压机 新型 离合器 | ||
本发明涉及锤压机械,现有的机械锤依靠高压气体或弹簧为动力,压力机靠螺旋曲轴油缸产生压力,它们贵而且笨。本发明将提供新动力的锤压机。
本发明先见图1,动力飞轮经离合器使卷筒1转动,挠性件2一端与卷筒1联接,另一端驱动锤压滑块3完成锤压工作,该机优势是锤压滑块易获得高速高动能,因而振动小、噪音小,简单便宜。锤压滑块回程可依靠弹力装置或另设回程机构。图2中件4就是回程卷筒,当它通过回程离合器与飞轮轴6接合时,可驱动回程挠性件8经定滑轮5使锤压滑块回程,两组挠性件均通过弹簧与锤压滑块上的传力杆7联接。为了将工作挠性件的拉力变为推压力来推动锤压滑块并使驱动机构离开滑块;本发明设计了动滑轮机构和杠杆机构,先见图3:动滑轮3设在锤压滑块4上的传力柱6上面,挠性件2绕过3后通过弹力装置5与机架联接,该结构使得驱动机构可以离开滑块一定距离,为了增大力的放大倍数,件3可以采用动滑轮组。图4是采用增速杠杆3驱动滑块。图5则是采用减速杠杆3驱动锤压滑块的卷筒杠杆式压力机:在飞轮动力轴上并列设工作卷筒1与回程卷筒2,当1与离合器接合可驱动挠性件4通过杠杆5与滑块8下行完成压力工作后离合器脱开,回程卷筒2再与回程离合器接合驱动挠性件5经定滑轮9使杠杆3滑块8实现回程,为了增加滑块8的空行程长度,图5设置了可撤离的支承块6和移动滑块7,减速杠杆的定支点A设在7上,回程时使件6撤离工作位置,则可通过另设的空回程机构使滑块7上行因而增加了空行程并使杠杆在最佳角度内完成压力工作。图5杠杆的铰轴受力巨大,本发明设计了多足式铰轴见图7:杠杆1通过铰轴2向传力杆3传递力与运动,在杠杆上沿铰轴径向开有多个孔,多足式传力杆3的足伸入孔中与铰轴接触传递力与运动,传力杆的足在孔中可摇动使抟力杆可相对杠杆摇动一定角度,这种结构使铰轴受力改善,承载力提高。
图6是卷绕式对击锤压机:受卷筒1卷绕的挠性件2绕过锤压滑块3上的动滑轮7再绕过锤压头4上的动滑轮6之后经弹簧5与机架联接,当飞轮经离合器使卷筒1转动时,挠性件2可使两锤头完成对击。图10的对击锤采用杠杆与滑轮相结合,适用于两锤头质量不等的情况。图11是全部用杠杆传动的对击锤、挠性件2与挠性件3分别与卷筒上速度相反的两点相联接,即联接在卷筒轴线两侧的卷筒表面上,使3与2可获得相反的线速度以便分别驱动两只锤头完成对对击。
卷绕式锤压机的控制方法:1、接合工作卷筒离合器使锤压滑块加速到预定速度后,使离合器脱开,锤压头继续滑行完成锤压工作;2、卷筒驱动锤压滑块进入锤压工作,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使离合器脱开;3、调整飞轮转速可调节一次打击能量。4、调节离合器接合驱动卷筒转动的圈数的多少,来调节单次锤压的能量;
为了使卷筒卷绕挠性件的速度逐渐的增快,本发明设计了渐增速卷筒。先见图8:卷筒的工作表面与回转轴的距离是逐渐增大的呈蜗旋状,它只能转1.25圈,卷筒恒速转动时,可使挠性件刚进入卷筒的点即卷绕点的线速度逐渐增快,减少了冲击,适用于绳类带状挠性件,另一方案是用图9的园锥形卷筒,适用于绳类及带状挠性件,它可以转较多圈数,其特征是卷筒的绳道槽呈园锥螺旋线排布。总之,卷绕点的轨迹为平面蜗旋线或园锥螺旋线。
本发明的挠性件可用钢丝绳或含加强筋的胶带或高强纺织品制成的绳或带,离合器是本发明的关健,现有的刚性离合器、转健离合器只能用于低速,不能带负荷脱离,本发明要求离合器能在高转速下带负荷离合,因此本发明设计了新型转键式离合器,以下详述:
现有技术中普通转键离合器的结构是将转键铰接在从动轮的一个定点上,离操作时转键须在离合面上边滑动边脱离,接合冲击大,离时要先卸载,显然不适合本发明,为此,本发明对离合器做3项改革:转键可绕离合面转动;受力铰轴可轻松转动;设多层液膜缓冲器;
1.使转键绕离合面转动的方案有2,先见图13:转键AB根铰点B铰接在从动轮上的一个动点B上,B是从动轮上一个摇杆BC上的点,从动轮上有曲柄连杆机构EDBC控制B在从动轮上的位置,图17是图13放大,转动曲柄使B向B1运动,转键AB将绕离合面A转动,主动轮对转键的巨大压力,使失稳的转键加速绕离合面A转动,当转动足够时,离合面瞬间分离。图13中也可以将转键以相同方法铰接在主动轮的动点上,也可以将图13的主动轮与从动轮角色互换。使转键绕离合面转动的另一方案见图14: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各设一只转健BA、AC,也可实现转键绕离合面转动后分离的目的,离操作时,曲柄DE转动使转键AC绕C摆动,BA与AC间有巨大压力而啮合传动,使两键都绕离合面A转动失稳直到瞬间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志平,未经彭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6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2000年记年表示方法
- 下一篇:DVD播放机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