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无纺织纤维的网及含该网的制品无效
申请号: | 98107357.3 | 申请日: | 199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225399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1 |
发明(设计)人: | R·S·诺尔;J·G·麦克唐纳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66 | 分类号: | D01F6/6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才希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无 纺织 纤维 制品 | ||
1.一种制备具有显著改进拉伸强度特性的无纺织纤维网的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A)将包括了一种热塑性聚烯烃和一种含有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之改良添加剂体系的热塑性组合物熔融;
(B)通过把所得熔体经口模挤出而生成纤维;
(C)将所得纤维牵伸;并且
(D)把纤维收集在一个移动的多孔表面上面成交络纤维网;
其中:
(1)第一组分是具有下面通式的聚硅氧烷聚醚,
其中:
(a)R1-R9独立选自一价C1-C3烷基;
(b)R10为一价C6-C30烷基;
(c)m代表从5至50的整数;
(d)n代表从0至约200的整数;
(e)第一组分具有数均分子量从3,000到约36,000;且
(f)第一组分具有多分散性从约1.1到约2.5;
(2)第二组分是憎水性煅制二氧化硅,其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重量比在约10至约70之间;以及
(3)改良添加剂体系含量为以热塑性聚烯烃数量为基,约0.01%到3%(重量)范围内。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基本上全部第二组分以具有最大尺寸在从约0.001至约1微米间的颗粒存在。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说聚烯烃为聚丙烯。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说聚丙烯是有不同熔体流率的两种丙烯聚合体之混合物。
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说混合物包括(a)约60%至约40%(重量)、具有熔体流率介于约30到约45之间的聚丙烯以及(b)约40%到约60%(重量)、具有熔体流率在约2到约10之间的聚丙烯。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它包括对得自步骤(D)的交络纤维网施行热压花纹粘合的附加步骤。
7.一种制备具有改进拉伸强度特性之无纺织纤维网的方法,它包括:
(A)将含有一种热塑性聚烯烃和一种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构成的改良添加剂体系的热塑性组合放熔融;
(B)通过将所得熔体经口模挤出生成连续纤维;
(C)牵伸所说连续性纤维;
(D)将所说连续性纤维集为丝束;
(E)将所说丝束切断为短纤维;
(F)把所说短纤维铺到一个移动的多孔表面上而形成一种交络纤维网;
(G)施加热压作用将生成的交络纤维网花纹结合;
其中:
(A)所说第一组分为具有下通式的烷基取代聚硅氧烷,其中:(1)R1-R9独立选自一价C1-C3烷基;
(2)R10为一价C6-C30烷基;
(3)m代表从约5到约50的整数;
(4)n代表从0到约200的整数;
(5)所说第一组分具有数均分子量介于约3,000到约36,000之间;且
(6)所说第一组分具有多分散性介于约1.1到约2.5之间;
(B)所说第二组分是一种憎水性煅制二氧化硅,其中所说第一组分对所说第二组分之重量比在约10至70之间;且
(C)所说改良添加剂体系用量为以热塑性聚烯烃用量为基,从约0.01%到约3%(重量)。
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基本上所有所说第二组分以具有最大尺寸介于约0.001至约1微米范围的颗粒存在。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说聚烯烃是聚丙烯。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说聚丙烯是两种具有不同熔体流率和丙烯聚合物的混合物。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说混合物包括(a)约60%到约40%(重量)、具有熔体流率在约30到约45之间有聚丙烯和(b)约40%到60%(重量)、具有熔体流率在约2到约10的聚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未经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73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