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幻灯框无效
申请号: | 98107366.2 | 申请日: | 199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233775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稻叶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稻叶稔 |
主分类号: | G03B21/64 | 分类号: | G03B21/6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勇,陈景峻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幻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幻灯框,特别是一种通过掩蔽左右屏幕外侧来提供正确的三维图象的立体幻灯框。
用结构中左右透镜光轴间距固定的立体摄象机拍摄的立体幻灯片,会在左右摄影屏幕外侧产生摄影范围的地方形成非重叠部分,这是由左右摄影透镜可视区的不同造成的。在非重叠部分,当通过使用立体幻灯看画器进行观察时,没有三维图象形成。当用双眼观察一个非重叠部分没有被掩蔽的立体幻灯片时,在重叠部分和非重叠部分的交界线上其它窗口边缘被叠加的地方会看到一些垂直线,从而破坏了三维图象的效果。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已尝试着把立体幻灯框的窗口宽度做得比立体幻灯片屏幕的宽度窄,以达到掩蔽非重叠部分的目的。
随着物体在物距上的减小,需要掩蔽的非重叠部分的宽度将会增大,这严重影响了对左右图象之间的匹配。因此,现已提供了窗口宽度渐变的多种立体幻灯框。从这些立体幻灯框中选出窗口掩蔽量较为合适的一个,然后将幻灯片装到其上。然而,用眼来判断已被切成独立画面的每对幻灯片的掩蔽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立体幻灯框并没有被正确地选择。
另外,为了在立体摄影中获得理想的三维效果,已经知道,对左右图象之间的匹配起最大作用的物体图象必须被放在立体幻灯框左右窗口的同一个位置上。当物体的位置在左右屏幕之间不一样时,固有的三维效果将会失调。然而,在普通的立体幻灯框中,并没有在左右方向上定位胶片的依据;也就是说,要恰当地定位胶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故此,为了消除普通立体幻灯系统中的缺陷,本申请人提出了以屏幕掩蔽量控制器/立体幻灯看画器为基础的立体幻灯框和立体幻灯系统。立体幻灯系统处理的立体幻灯片是用立体摄象机拍摄的,立体幻灯片的形成结果是胶片孔眼与所拍屏幕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一致。立体幻灯框的构成包括,一个底框,其在左右窗口的周围具有定位胶片的销子,和一个覆盖框,其左右窗口之间的间隔宽度保持不变但窗口的宽度逐渐改变。
屏幕掩蔽量控制器/立体幻灯看画器一边改变立体幻灯片屏幕外侧区域的掩蔽量一边观测三维图象,以确定最合适的掩蔽量。
当胶片的掩蔽量由屏幕掩蔽量控制器/立体幻灯看画器确定好后,胶片的孔眼被套到底框的定位销上从而完成定位,然后选择窗口宽度与已定掩蔽量相对应的覆盖框,并将它安到底框上。至此,胶片被定位,左右胶片外侧上的非重合部分得到掩蔽,同时得到正确的三维效果。
因此,此立体幻灯框可以在安装的同时正确、顺利地完成定位。此处,构成框系统的具有多种窗口宽度的覆盖框在右窗口和左窗口之间具有相同的间隔宽度,因此,随着窗口宽度变小,右屏幕中心与左屏幕中心之间的跨距变窄,同时双眼的聚焦也根据屏幕间的跨距发生改变。
当图象被正常观看时,左右屏幕之间跨距变化还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但当在频繁的替换中对屏幕间跨距差异很大的各种立体幻灯片进行长时间观看时,由于眼球需要一定的延迟才能适应聚焦角的变化,因此会造成观察者讨厌去看或感觉疲倦。
这样,便产生一个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以便提供一种立体幻灯框,它可以简化安装操作和定位操作,并能在不产生任何疲劳感的情况下使图象较容易地得到观看。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概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幻灯框,用于安装被立体摄象机拍摄下来的立体幻灯片,在此立体幻灯片中,打孔胶片的孔眼与左右一对摄影屏幕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一致。立体幻灯框由一个其上具有两个矩形窗口被并排放置的底框和一个覆盖框构成,其中底框放胶片的表面上配有定位销,定位销与要被固定的幻灯片的孔眼啮合从而定位两张幻灯片,与定位销相对应的销孔被制作在上述覆盖框用于固定胶片的表面上,定位销与销孔经套配后把底框与覆盖框结合在一起,其中框系统的构成方法是,制作窗口宽度随屏幕宽度逐渐减小的多种立体幻灯框,但各立体幻灯框右窗与左窗之间的跨距保持恒定,上述定位销与销孔是这样被安排到上述多种立体幻灯框上的,安排的结果是左右窗口内侧的垂直边与胶片屏幕的内侧边缘重合,同时根据上述多种立体幻灯框中各窗口宽度的不同,对遮蔽左右幻灯片外侧的所用区域进行调配。
附图简述
图1(a),1(b),1(c)和1(d)是根据本发明的立体幻灯框的前视图;
图2说明的是一个具有最大窗口宽度的立体幻灯框,其中图2(a)是前视图,图2(b)是侧视图,图2(c)是底视图,图2(d)是后视图;
图3说明的是图2中立体幻灯框的覆盖框,其中图3(a)是前视图,图3(b)是侧视图,图3(c)是底视图,图3(d)是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稻叶稔,未经稻叶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7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