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百管筒人力打钵机无效
申请号: | 98107662.9 | 申请日: | 199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23260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7 |
发明(设计)人: | 孟建科;孟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凤萍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11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百管筒 人力 打钵机 | ||
该发明的实现:由普通的农具厂或乡镇企业工厂即可生产,也可由塑料厂用塑料生产。
对此设计的目的:为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向大自然要
时间为目的而设计的。
我们国家是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所以解决我们国家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是一件大事,这就需要提高产量。提高农业产量的方法很多,我这里只从其中的一个部分----打营养钵来说起。打营养钵是小苗移栽。小苗的移栽方法也很多,但比较起来,都不如营养钵为好。营养钵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是用一个管筒把土壤压缩成一个园柱体,柱体上端带有一凹坑,把已发芽的种粒放在凹坑里,种子即可快速成长。在移栽时,因柱体土壤很结实,在移栽的过程中,钵体不会散烂,这样不但可保证小苗的成活,还能保证小苗尽快旺盛。所以这种办法很受农民的欢迎。这种营养钵的加工方法是这样的:在地面上挖一个长方形的池子,池子的深度以90毫米为宜,宽度以1200毫米至1500毫米为宜,长度就要根据所需营养钵的多少而定了。把从池子里挖出的土先打醉,再将准备好了的粪肥掺入,拌和均匀,并喷入微量的水,使土壤潮湿,用手握土后土可成团不散即可,这样做,土壤里的营养丰富,极适合小苗的生长,所以称为“营养钵”。这种预苗移栽的办法,可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就等于一年有十三甚至十五个月的时间,因为小苗在营养钵里要生长一个多月的时间,如若一年打两次,就是一年可多出三个月的时间,这是农业上要大力推广的增产办法。目前采用的打钵方法是用如图一所示的打钵机,先介绍一下图一打钵机的构造:下面是一个园筒,园筒的直径为60毫米,高为90毫米如图三所示。园筒内有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活塞杆如图二所示,它的上端固定一铁板,铁板两端有两个园眼孔,眼孔是穿在支架的两根铁棍上的,图一的上端是支架与把手。这里要注意的是活塞,这里的活塞与内燃机或蒸汽机的活塞根本不同,内燃机的活塞与缸筒之间的空隙几乎没有,而该打钵机的活塞则大大不同了,活塞与园筒之间有2~5毫米的空隙,活蜜的作用是压紧土壤,图四是活塞与活塞杆的侧视图,这时园活塞就成一段直线了,这又可从中看出活塞下边的一个半球体的铁块,它的作用是在土钵的上端压出一个凹形小坑,以便放种子用的。整个打钵机的工作过程可用图八来说明:一个人双手握住打钵机的把手两端,将两臂举起,然后向池边事先拌匀的土壤中冲去,冲一次不行,有时要冲两三次,这时打钵机园筒里便自动装满了土壤而且很结实,打钵人用一只脚向前把土钵蹬出去,落在地上,再由另一个人把土钵拿起来摆放在池里,这样依次反复,两个人配合得很好时,一天的时间可打出土钵两千个。这种劳动很累,姿势又单调,还要弯着腰,一天干下来,两个臂都要酸疼两三天,两只手要起泡,所以都怕干这种农活。正因为这样,工厂里的工人硬看出了农民的这种笨重而又艰苦的劳动,他们便想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可代替打钵,就是用塑料筒或塑料袋,其质量与价格也互不相同,这是由工厂生产的专供代替加工营养钵用的,一个营并钵用一个塑料筒,把上面所用打营养钵的土壤一个一个地装在塑料筒里,不过虽不像打钵机那么累,但装土的速度也很慢,甚至比打钵机还要慢而且浆入的土壤很松软,在栽苗时,述要从塑料筒中将土钵倒出,因装的上松软,所以倒出的土钵仍是很松软,小苗根部的土壤很容易脱落,直接影响小苗的成活,所以这种办法也不理想。上面这两种办法相比较,前者打钵时虽受累但钵体坚同,小苗成活率高,百分之百的成活,而且小苗的长势快,而后者则相反,装土时虽省力,但钵体土壤松软,小苗移栽时长势不如前者,甚至有的栽不活。综上所述,我们便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吸取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两者的缺点,便设计出此种打钵机。可使打钵的速度快,又省力,而且土钵的坚固程度又好,现将该打钵机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分述如下:
该打钵机的构造:如图九所示,图九是从上方向下看的正视图,每个钵筒只能看到园筒的上口,将所有的钵筒按图九所示的方法摆好,并与四周的铁框靠紧,然后将每个钵筒在外侧互相焊接,并与铁框架焊接,这时全部钵筒,上口与下口都分别在一个平面上。这个框架叫做钵筒框架,在框架的四个角上,分别要竖直地焊接上一根半米长的铁棍,这四根铁棍一是要直,二是要光滑。因图九是从上向下看的正视图,所以这四根竖直的铁棍是根本没法画出的。从图九中还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钵筒与钵筒之间还有很多很多的小三角形空隙,这小三角形空隙在打钵时是有害的,所以在打钵之前,一定要把这很多的小三角形空隙填满,使填充物一定要和钵筒的上口相平,这样才能保证打出的钵体个个都整洁光滑,便于下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凤萍,未经吴凤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76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