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漂浮式潜水器无效
申请号: | 98107678.5 | 申请日: | 199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23357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聚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聚天 |
主分类号: | B63C11/20 | 分类号: | B63C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潜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漂浮式潜水器,主要是用于浅水潜水作业或捕捞娱乐活动的潜水工具。
目前,无论是在浅水或深水作业,都需要专业潜水员穿戴专用潜水工具,这种潜水工具制作复杂,价格昂贵,不宜购买,另外还必须储备氧气配带专用供氧设备,不能直接呼吸到自然界的空气,在水下潜水时间短,因此影响多数人的普遍使用,特别限制了在浅水作业或捕捞娱乐活动时广泛使用的随意性。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不足,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能直接呼吸自然空气的漂浮式潜水器,无需配带专门的储氯供氧设备,特别适合浅水作业或捕捞娱乐活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由漂浮器、导气管、面罩、调浮气囊等组成,其特点是在深浮筒的上口装有防进水帽,该帽形状是锥形筒体,上面留有进气孔,防进水窗呈三角形位于孔的上方圆定,下面凸出的一形状是圆台的筒体与其相连,圆台筒体的外面套有橡胶皮圈以供密封用,里面装有海绵作为空气滤清层;又在漂浮筒底固定着金属导气管,管的一端在筒内连接防进水罐,在防进水罐底沿圆加厚底的位置上,均匀分布装有防空气逆出器,该器底有球塞孔,塞球放置在器内。管的另一端与橡胶导气管、面罩相连通。本装置还配用环形或背心形状的调浮气囊,微型液化气罐装在上面与其内部相通,
本发明的优点:无需配带专用的储氧供氧设备,能直接呼吸自然界的空气,制造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适合多数人浅水作业或捕捞娱乐活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总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A-A向视图。
图8是本发明防进水帽(1)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A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防空气逆出器(11)示意图。
图6是图5防空气逆出器(11)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调浮气囊(15)示意图。
图8是图7调浮气囊(15)俯视图。
参照图1、2、3、4、5、6、7、8,由漂浮筒(7)、导气管(12)、(13)、面罩(14)、调浮气囊(15)等组成。其具体构成是在漂浮筒(7)的上口塞装着防进水帽(1),该帽形状是锥形筒体,在上面开有进气孔(3),6个防进水窗(2)的形状呈三角形位于孔的上方固定,下面凸出着一形状为圆台筒体与其相连,圆台筒体的外面套有橡胶皮圈(5),当防进水帽(1)塞装在漂浮筒(7)上口时塞紧密封,里面紧装有海绵作为空气滤清层(6),又在漂浮筒(7)底固定一金属导气管(12),该管的一端在筒内连接防进水罐(8),在罐底装有12个防空气逆出器(11),沿圆均匀分布在加厚底位置上,该防空气逆出器(11)底有球塞孔(10),塞球(9)放置在防空气逆出器(11)内,管的另一端与橡胶导气管(13)、面罩(14)相连通。还配用有环形的调浮气囊(15),微型液化气罐(16)组装在它的上面,并与其内部相通。
防进水帽(1)、防进水罐(8)采用强塑材料制作,漂浮筒(7)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是:潜水人员戴紧面罩(14)潜入水中,漂浮筒(7)浮在水面,当吸气时,通过橡胶导气管(13)、金属导气管(12)将防进水罐(8)内防空气逆出器(11)中的塞球(9)吸起,此时,空气经防进水帽(1)上的防进水窗(2)、进气孔(3)、空气滤清层(6)进入深浮筒(7)内,而后再经防进水罐(8)上的防空气逆出器(11)的球塞孔(10)、金属导气管(12)、橡胶导气管(13)进入人体。当空气逆出时,防进水罐(8)上的防空气逆出器(11)中塞球(9)落下堵住球塞孔(10),水不能进入漂浮筒(7)内,以此反复达到水中呼吸的目的。潜水时,还需配带环形的调浮气囊(15),调节微型液化气罐(16)能控制给其不同的允气量,当允气适量时,能减小人的体重对漂浮筒(7)下沉的作用力;当加大允气时,人能自动浮出水面,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人能迅速升出水面,起到急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聚天,未经孙聚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76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