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击送达无气压自喷式灭火机及其独特的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9023.0 | 申请日: | 199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20542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袁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维敏 |
主分类号: | F42B12/46 | 分类号: | F42B12/46;A62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达 气压 灭火机 及其 独特 使用方法 | ||
在当今消防灭火器材的领域里,经实践证明:干粉灭火剂的灭火功能和效果优于其它种类,而普遍认为干粉雾状扩散面的宽度与火灾对象的宽度(特别是扑救液体火灾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效灭火的决定因素。如果干粉雾能直接在火焰的上方移动,则能达到最佳灭火效果。
但是,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干粉灭火器由于其在设计和使用方法上还存在缺陷,不能有效的达到干粉灭火的实际效果,更由于受火燃烧时产生的热辐射和冲击波对人体的影响,干粉灭火器实际上只能应用在低级火灾出现的时候,而对于较晚发现的低级以上的火灾时,由于扑救人员不可能靠近火场实施现有灭火机而造成不应有的生命财产上的巨大损失。特别是高层建筑、森林大火及货场仓库和缺水地区,更是由于没有除水之外的有效扑救措施而望火兴叹,在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命的情况下进行扑救,结果是火扑灭,而物资也烧毁一空。眼看着优秀的干粉灭火剂而无法使其发挥应有的功效。
本新型灭火机的发明,正是针对上述不足而创造的。该设计完全弥补了现有干粉灭火器的不足,能把干粉灭火剂的优点全部发挥出来,对于各类火灾,都能体现其优越的功效,能迅速达到灭火目的而相对降低总成本,提高灭火效率。
(以上论点摘自《灭火剂》一书。东德H.M.施莱别尔、P.鲍尔斯特著,由北京群众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新型灭火机,是针对目前世界上对干粉灭火机及使用方面存在的缺陷,提高干粉灭火机的使用功效而设计发明的。该种灭火机完全脱离了目前干粉灭火机设计制造及使用方法的模式,能在不同环境里实施,使干粉灭火剂的灭火效果达到最佳使用状态,灭火功能更加完善。1.改变现有干粉灭火机作功方法及程序。2.改变其原有使用方法。3.增强灭火功效。
用一特定容器,内装有动力器、灭火干粉及动力启动器,以特有的传送方式将该灭火器送达着火点,用特有的爆开方式使其外壳呈数瓣开花形式,以其本身产生的冲击力,控制干粉呈平面状粉雾喷向着火点,覆盖在已燃烧物体和未燃烧物体上,隔离氧气,达到灭火目的。
该项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距离不受限制,避免扑救人员的伤亡。
2.不怕热辐射和冲击波影响其使用效果。
3.使干粉灭火剂充分达到使用目的,空耗补充降低度高。
4.克服地理环境的制约,可在小面积火场或大面积火场使用。
5.介于全淹没和区间的双重工作效果,取二者的优势于一身。
6.由于能达到干粉灭火剂的设计要求,故能更有效的达到灭火目的。
7.对今后人类灭火器的创造、使用有积极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图面说明:
1. 长圆柱形,有尾翼。
2. 数瓣开花,能控制其平面喷射干粉,使干粉能在火焰上方移动,取全
淹没和区间两种作功形式。
3. 用特有的方式送达火场,自身动力器产生的冲击波对房屋等设施无损
害。
附图标记:
1.壳体. 8.尾翼。
2.前启动装置.
3.启动器.
4.后启动装置(可调时式数控启动装置).
5.导管.
6.连接线.
7.后击送连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维敏,未经袁维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9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奇霉素水溶性盐的合成新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用途
- 下一篇:车用梯子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