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膛(室)室燃炉无效
申请号: | 98109135.0 | 申请日: | 199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福 |
主分类号: | F24B9/04 | 分类号: | F24B9/04;F24B1/1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膛 室燃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膛(室)室燃炉,尤其是参与烟煤无烟燃烧的炊用采暖炉。
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绝大部分都是烟煤。民间使用的单膛炉,因通风条件差,煤燃烧率低,热效率极低。因而造成极大的浪费和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更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6216957.9公开了名称为“双膛换烧多功能采暖炉”。该炉含有双炉膛、炉室、烟道,在两炉膛之间设有烟气连通管,蒸汽发生器,在炉口设有高温风室,另在炉体的侧壁设有炉体水夹套,烟道外壁还设有烟道水夹套,并在炉膛上部设有二次进风管。但该炉在实际使用中有如下不足:
1.二次进风管受其截面大小,数量所限,供风量不足和分配不均;且供风温度低,结构过於复杂,构件多,组装难。
2.炉箅中心易积灰堵塞,通风性能差。
3.炉室温度过高,炉面板变形大。
4.烟道阀功能不佳,关闭烟道阀即造成烟道气流阻断,炉膛熄火。
5.烟道横水冷却管水流不畅通,易产生汽蚀和振动而损坏。
6.固泥传热筋板预制件数量过多,难制造。
7.炉体灰(进气)室入口风量不足,而炉外供二次风影响了燃烧区水蒸汽的正常供给,从而也减弱了煤燃烧强度。
8.炉体水夹套底部设置过高,致使炉膛底部和炉箅温度过高,影响排灰操作和热效率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膛(室)室燃炉。其组成为多膛(室)室燃炉的多炉膛或单膛多炉膛室,利用改进型的相关部件,组成煤的燃烧系统,自然供风系统和冷却水循环系统。强化烟煤无烟燃烧过程,提高烟气在炉膛、炉室燃烧强度,并使烟气在废热锅炉里燃烬,热效率倍增。同时使生火速度,起火速度大大加快,炊用火力强,供暖能力大。提高煤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排烟黑度为零林格曼级,消除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多膛(室)室燃炉,在炉体内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炉膛;或单炉膛上部的燃烧空间被分隔成两个以上的炉膛室。炉膛或膛室之间设有烟气连通管或烟气连通孔。在炉体壁内,炉膛底板上设包括炉膛和炉室在内的整体式炉体水夹套。在和炉室相连通的水平烟道、垂直烟道的外壁平行设置相连通的烟道水夹套。在垂直烟道水夹套里的垂直烟道上,设有横穿烟道,并成立体垂直交叉设置的多根横水冷却管。垂直烟道水夹套和所含的垂直烟道,横水冷却管共同组成了烟气尾部的废热锅炉。在炉膛和前后炉体水夹套之间,以及炉体水夹套的前炉室部分和水平烟道水夹套上部之间,各设有下、上并列的炉膛和炉室强制水循环通道。炉体水夹套前部两侧最低位置各设有冷水进口管,废热锅炉的顶部设有热水出口管。在废热锅炉和垂直烟道烟气出口之间,设有烟道阀,其阀板和烟道内壁之间留有1-5毫米的间隙。连在阀板上的阀杆穿过烟道壁设置,在阀杆的末端连有固定螺栓,其螺栓杆可以在设于烟道外壁滑道板的滑道中移动,并可在烟道阀的任何开启位置和滑道板固定。在炉膛的顶部,设有周围和炉体水夹套连接的高温热风室和设在其上的炉口,在炉口圆周均布出风孔。在炉膛的外围,炉膛底板和高温热风室之间,设有连在炉体水夹套或炉膛强制水循通道的多个炉膛二次进风道(二次进风道对多膛室室燃炉只连在炉体水夹套上),二次进风道连通高温热风室和设在炉膛底板下部的灰(进气)室。在炉壁设有上下两带二次环形供风室,二次环形供风室外接炉体水夹套、或炉膛强制水循环通道和连通炉膛二次进风道(对多膛室室燃炉只连接炉体水夹套和连通炉膛二次进风道),并通过连在二次环形供风室上的圆锥短管上均布的出风孔向炉膛供风。在炉膛外围还沿圆周均布有多根上下设置,连在二次进风道,炉体水夹套或炉膛强制水循环通道(多膛室室燃炉只连在炉体水夹套和二次进风道)上的固泥传热筋板。在灰(进气)室上部,和炉膛底板保持一定间隙设有炉箅固定板。炉膛底板和炉箅固定板均为水平设置,四周固定在炉体上,并在炉膛中心位置开有炉膛孔和炉箅孔。在炉箅固定板的中心,对多膛(室)室燃炉垂直于炉膛中心连线设有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位于炉膛强制水循环通道和炉箅固定板之间,穿过炉膛底板连在炉箅固定板的上表面。对多膛室室燃炉,蒸汽发生器则设于炉壁内,下部和炉箅固定板连接。蒸汽发生器由设在炉体外部的给水盒通过管道连通供水,所产生的蒸汽由蒸汽管引入炉箅固定板下部两炉箅的中间部位。炉箅固定板的炉箅孔下部固定有倒圆锥形下炉箅。倒圆锥形上炉箅放置在炉箅固定板的箅孔上,其下部中心座圈也正好座在下炉箅中心底座圈上。上炉箅下部中心座圈和下炉箅下部中心底座圈共同组成炉箅滑动支撑座圈组,座圈组设有中心排石孔。上炉箅放在炉箅固定板上的圆箅筋连有摇灰杆和摇灰手柄,炉膛底板和炉箅固定板之间的间隙,可以使上炉箅随摇灰手柄前后移动而水平自由转动。炉箅固定板的下部中心垂直于炉膛中心连线设有水平梁支撑。灰(进气)室的两侧壁,开有单个并列设置的长方形进气孔,构成进气孔排。进气孔排的内侧设有进气挡板和连在其上的拉杆和手柄。在灰(进气)室与水平烟道之间,设有连通的排灰(气)管,并在其上设有排灰(气)管插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福,未经李德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9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靠输出定时并减少故障的多位比较器
- 下一篇:电场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