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滤茶器的保温容器无效
申请号: | 98109256.X | 申请日: | 199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231868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亨;新井义典;川村一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G19/20 | 分类号: | A47G19/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滤茶器 保温 容器 | ||
本发明涉及在保温容器内将绿茶、乌龙茶、红茶等茶叶沏成茶并使其保持原温的带滤茶器的保温容器。
在用保温容器使茶保温方面,一般采用将用别的容器沏成的茶,移至保温容器内进行保温的方法;在保温容器的上端开口部配置滤茶网,放入茶叶,注入开水,在保温容器内沏茶并保温的方法;和将茶叶和开水直接放入保温容器,在保温容器内沏茶并保温的方法。
但是,在饮毕经保温的茶之后,再用保温容器使茶保温,就必须重复上述方法。另外,如果将茶叶和开水直接放入保温容器中沏茶,饮茶时,茶叶会和茶水一起进入口中。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在保温容器内沏成的茶保持原温,并且在饮茶时茶叶不会进入口中的带滤茶器的保温容器。
本发明的带滤茶器的保温容器由容器本体、滤茶网和盖体构成。容器本体的外筒和内筒之间有绝热部,滤茶网可拆卸地配置在该容器本体的开口部,盖体具有覆盖该容器本体开口部的绝热部。上述滤茶网的接合部在可拆卸地安装于上述容器本体的上端开口部的口部部件上,在上述内筒上或者在上述盖体的底部形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装有滤茶网的口部部件和盖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保温容器局部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保温容器局部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型的盖体和滤茶网的关系的示意图。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保温容器1由绝热结构的容器本体2、可拆卸地装在该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上的口部部件3和覆盖该口部部件3的盖体4构成。
上述容器本体2把由金属制的有底内筒5和有底外筒6的上端开口部接合成一体,在两筒5,6之间形成具有真空绝热结构的绝热部7。在外筒6的底部外侧装有吸收冲击等的底部部件8。在内筒5的上端开口部稍下方的内周边上,形成与口部部件3螺纹连接的螺纹部9。内筒5和外筒6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制成,绝热部7也可以是封入了低传热率气体的绝热结构,填充了无机填充物的绝热结构,或者用发泡笨乙烯等的有机填充物填充的绝热结构。
上述口部部件3由筒体10和与该筒体10的上外周部接合成一体的肩部部件11构成。上述口部部件3通过把筒体10插入上述容器本体2内而与上述螺纹部9螺纹连接,从而使上述肩部部件11从上述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边缘覆盖外筒6的上外周部。在上述筒体10的下端形成滤茶网接合部12,滤茶网13可拆卸地设置在该接合部12上。该滤茶网13由能与接合部12接合的环状的滤茶网凸缘部14和安装在凸缘部14上的40~60目的网15构成。在上述口部部件3的筒体10上,有与上述容器本体2的内壁紧密接触的防水衬垫16。在往容器本体2上安装口部部件3,或者从容器本体2上卸除口部部件3时,上述肩部部件11成为握持部。
在上述筒体10的上内周部上,有与盖体4螺纹连接的螺纹部17。盖体4由栓体18和盖部件19构成,在栓体18和盖部件19之间形成填充有发泡笨乙烯等的有机填充物的绝热部20。绝热部20也可以是封入了低传热率气体的绝热结构或者填充有无机填充物的绝热结构。在栓体18的外周,形成与上述螺纹部17螺纹连接的螺纹部21。另外,口部部件3的螺纹部17和盖体4的螺纹部21,既可以在整个圆周上连续形成,也可以在部分圆周上形成。在上述栓体18下端的外周上有与上述口部部件3的内壁紧密接触的防水衬垫22。上述盖体4与上述滤茶网13之间存在空间C,从而与上述口部部件3接合。
这种结构的保温容器1使得用下述各种方法沏茶和饮茶成为可能。第一种方法是将茶叶放在挂在口部部件3上的滤茶网13上,握住肩部部件11,将口部部件3旋拧在容器本体2上,然后将开水浇在滤茶网13的茶叶上,在容器本体2内沏茶。在开水注入过多,浸没了滤茶网13的茶叶的情况下,只要将口部部件3和滤茶网13从容器本体2中取出,或者倒出一些开水,使茶叶不再浸没在水中,就能防止茶叶沏过头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酸素株式会社,未经日本酸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9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