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放电灯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9299.3 | 申请日: | 199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201994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16 |
发明(设计)人: | 堀内诚;金子由利子;竹田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9/00 | 分类号: | H01J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景峻,傅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制造高压放电灯的方法,所述放电灯具有由光发射部分和在光发射部分两侧延伸的侧管构成的中间玻璃球管,密封在每个所说侧管中的电极组件,所说电极组件具有电极和一端与电极相连的金属箔,所说制造方法包括:
插入所说电极组件使电极上不与金属箔相连的一端位于光发射部分中;和
减小围绕电极的管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小围绕电极的侧管内径的步骤是通过均匀加热围绕电极的侧管和从外部对围绕电极的侧管进行挤压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低于大气压的条件下保持插有电极组件的玻璃球管内面和均匀加热围绕电极的侧管来减小围绕电极的侧管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小围绕电极的侧管内径的步骤还可以通过均匀加热围绕电极的侧管使之形成加厚的玻璃厚度和使侧管与光发射部分产生相互接近和分离运动的模式来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小围绕电极的侧管内径的步骤还可以通过将惰性气体送入侧管中以防止电极组件中的电极构成部分产生氧化的模式来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气体是氩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侧管沿圆周方向转动时对其进行加热以便使围绕电极的侧管受到均匀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加热侧管的加热元件沿管的圆周转动以便对围绕电极的侧管形成基本均匀的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围绕电极的侧管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是加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围绕电极的侧管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是射频感应式加热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围绕电极的侧管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是激光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成电极组件的电极在伸入光发射部分中一侧的直径大于与金属箔相连一侧的直径。
13.一种双端式高压放电灯,包括:
(1)用玻璃制成的光发射部分;
(2)用玻璃制成且从光发射部分的两端向外申出的侧管;和
(3)一对电极,每个电极均有一端设置在光发射部分内而另一端与金属箔相连,所说每个电极以气密方式密封在侧管内,其中在从电极和金属箔的结合部到光射部分和侧管的交界区这一间隔内电极和玻璃之间间隙的最大宽度Wmax出现在电极周围,该最大宽度是d<Wmax<L,其中电极的最大直径是L,而它的最小直径是d。
14.一种双端式高压放电灯,包括:
(1)用玻璃制成的光发射部分;
(2)用玻璃制成且从光发射部分的两端向外伸出的侧管;和
(3)一对电极,每个电极均有一端设置在光发射部分内而另一端与金属箔相连,所说每个电极由直径为d的棒构成,所说每个电极以气密方式密封在侧管内,其中在从电极和金属箔的结合部到光发射部分和侧管的交界区这一间隔内电极和玻璃之间间隙的最大宽度Wmax出现在电极周围,该最大宽度是d<Wmax<d+Δd。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0.1mm≤Δd≤0.4m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Δd=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92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