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面梯级跃升住宅无效
申请号: | 98110719.2 | 申请日: | 199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209494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文;季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建文;季宝红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2004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梯级 跃升 住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特别是一种两层或更多层的住宅建筑物。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平面住宅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等优点,但存在着各功能区分离不彻底、私密性差、舒适性不够等缺点,难于迎合现代人追求居住高品位和住宅消费个性化的要求。而复式(或跃层)住宅对上述平面住宅的不足之处作了较大的改进。这类住宅多以一个独立使用单元占据上下两个层面为共同特征,通过在两个层面上的平面布局安排来达到分离功能区、提高私密性、改善舒适性的目的。但还存在着单套面积不易控制,较难做小;公用楼梯和室内楼梯的空间利用浪费;易受上下管道走向的限制和影响;上下两层不同功能区的布局将造成建筑物结构较为复杂等缺陷。另外,随着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已逐步由安居型向舒适型发展,因此独立单元的居住空间也呈由一、两个层面向多个层面发展的趋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迎合人们对舒适型住宅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一种在每一独立单元中都具有多层面的,并呈梯级状态的住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在由包括客厅、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所构成的建筑物中,每一套独立单元住宅里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在垂直方向上互不重叠的地平面层,每一个地平面层与其他相邻的地平面层呈梯级状排布设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质是在住宅内进行平面分割布局确定各功能区的同时,把各功能区垂直提升设定在不同的高度,并利用室内楼梯实现各功能区的梯级跃升和连接,使一个独立单元内产生多平面布局,而各平面上空间的层高却相同。本发明改变了在住宅内由一个或二个层面上进行平面分割布局设计的结构,采用平面加垂直立体分割布局的构造,变一种分割布局手段为两种分割布局手段共用,综合考虑平面分割尺寸和垂直分割高度的组合效果,以期达到最佳组合,设计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房型。本发明与传统多、高层平面住宅以及目前较时兴的复式(或跃层)住宅相比较,都具有整体优越性,基本上消除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体现出综合优势。本发明能把起居、用餐、学习、娱乐、社交等日常生活所需的使用空间进行合理安排,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私密性好、功能齐全的符合现代居住理念的生活空间。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楼层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底层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剖面图;
图5为图1中C-C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顶层平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D剖面图;
图8为图6中E-E剖面图;
图9为图6中F-F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楼层平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楼层平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住宅楼由左、右两套相应的独立单元住宅所构成。为了方便起见先对左边一套独立单元住宅加以叙述:该套独立单元住宅中置有三个在垂直方向上互不重叠的地平面层110、120、130。第一级地平面层110上设有客厅111以及卫生间112;第二级地平面层120上设有卧室121、餐厅122、厨房123以及储存室124;第三级地平面层130上设有卧室131、133以及卫生间132。每一地平面层与相邻的地平面层相对跃升高度各不相等,第一级地平面层110与第二级地平面层120的相对高度为0.525m;第二级地平面层120与第三级地平面层130的相对高度为1.4m,并呈梯级状排布设置。第一级地平面层110与第二级地平面层120通过台阶140相连接;第二级地平面层120与第三级地平面层130通过楼梯150相连接。另外,各个地平面层上的空间层高度相等,本实施例均为2.8m。本实施例所述的右边一套独立单元住宅与左边一套独立单元住宅相比,只是房型上的差别:其也有三个在垂直方向上互不重叠的地平面层210、220、230,并呈梯级状排布设置。第一级地平面层210上设有客厅211以及卫生间212;第二级地平面层220上设有餐厅222、厨房223;第三级地平面层230上设有卧室231、233以及卫生间232。各地平面层之间的跃升高度以及地平面层上的空间层高度与左边独立单元相对应。并通过台阶240以及楼梯250将各级地平面层有机连接。
请参照图2,本发明是将上述相同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独立单元住宅进行层叠后形成全楼多层面梯级跃升住宅结构的住宅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建文;季宝红,未经秦建文;季宝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0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