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消毒式楼宇饮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1008.8 | 申请日: | 199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18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德安饮水系统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178);150);12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消毒 楼宇 饮水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臭氧进行消毒的楼宇饮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将普通自来水沸腾后饮用的饮水方式,纯净水已经开始步入普通百姓的家庭。现有的纯净水供水方式大致为两种:一种是瓶装水,有400毫升的小瓶纯净水,也有19升的大桶纯净水并采用专用饮水机的,有直接在商店里购买的,也有送水换桶的;另一种是直接由水厂供应纯净水,通过专门的纯净水管道通到每家每户。前者的小瓶水价格较贵,普通百姓难以长期承受,桶装水价格相对便宜,但由于三口之家一般需要一个星期才用完一桶水,而卫生部门的检验表明,新鲜的纯净水在换上三天之后空气中的细菌便会在桶中生长繁殖并超标,因而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问题;后者的管道纯净水从综合成本核算来说,相对价格最低,但设备的购买安装及管道铺设等的先期工程需要很高的投资,从目前来说还与我国的国情不相适应。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小型的管道饮用水供应装置,一种臭氧消毒式楼宇饮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臭氧消毒式楼字饮水装置由水处理装置、供水管路及控制系统组成,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管接自来水源,出水管接楼宇饮水总管,用户的饮水龙头则与饮水总管相连;自来水进入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管后,按顺序依次先在微滤筒内由微孔高分子材料过滤,然后在超滤、前级吸附筒内由超精过滤材料及活性材料分别进行超滤、吸附处理,再在储水箱内进行臭氧消毒处理,最后再在后级吸附筒内由活性材料吸附处理,经饮水总管从各用户的饮水龙头流出,即可直接饮用。
所述的超滤、吸附处理可以先在超滤筒内进行超滤处理,再在前级吸附筒内进行吸附处理,也可以先在前级吸附筒内进行吸附处理,再在超滤筒内进行超滤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相对投资较少、成本较低,而且饮用方便,龙头一开即来,十分适合我国的现有国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总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管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控制过程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管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控制过程框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臭氧消毒式楼宇饮水装置由水处理装置、供水管路及控制系统组成,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管接自来水源,出水管接楼宇饮水总管,用户的饮水龙头则与饮水总管相连;自来水进入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管后,按顺序依次先在微滤筒内由微孔高分子材料过滤,然后在超滤、前级吸附筒内由超精过滤材料及活性材料分别进行超滤、吸附处理,再在储水箱内进行臭氧消毒处理,最后再在后级吸附筒内由活性材料吸附处理,经饮水总管从各用户的饮水龙头流出,即可直接饮用。
其中所述的超滤、吸附处理可以先在超滤筒内进行超滤处理,再在前级吸附筒内进行吸附处理,如图2所示,也可以先在前级吸附筒内进行吸附处理,再在超滤筒内进行超滤处理,如图3所示,两者的处理效果基本一样,去除水中杂质和有害物质的原理也完全一样,仅仅是先后次序不同,所以下面仅对前者作详细说明。
综上所述,本饮水处理装置对原水进行以下了五级处理:
第一级采用5μm微孔高分子材料(聚丙烯)过滤,可除去水中的铁锈、污泥、藻类及其它大于5μm的固体沉淀物和杂质;
第二级采用高技术材料(中空纤维)超滤或者纳滤,可除去细菌、大分子有机物及其它更细小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杂质、微粒;
第三级采用活性材料(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余氯、漂白剂、农药、洗涤剂、苯、酚、臭味、异色及其它有害毒物(如砷);还可除去水中的有害重金属,如铅、镉、汞等以及放射性粒子和致癌、致突、致畸变等有害物质;
第四级采用臭氧消毒,并使水中残余有机物氧化分解,进一步除去水中有色、有臭味的化合物,但是臭氧化过程中会产生可同化有机炭(AOC)和醛类物质等副产物;
第五级采用渗银活性炭吸附,可除去臭氧化副产物,并防止水质遭受二次污染。
最后得到的便是符合国家优质饮水标准的水,可以直接生饮。
图4、图6所示即为依据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两个具体实例,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臭氧加入水中进行消毒的方式不同,前者为增压泵吸入法,后者为鼓风机吸入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德安饮水系统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德安饮水系统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0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