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介孔复合体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1113.0 | 申请日: | 199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5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冯素平;孟国文;张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23/047 | 分类号: | C01G23/047;C01B33/113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氧化 二氧化硅 复合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介孔复合体,其特征是该介孔复合体是由二氧化硅介孔固体和均匀分布在该介孔固体的孔中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构成,其中二氧化硅介孔固体的比表面积为760m2g-1,平均孔径为5nm;介孔复合体的比表面积为500~740m2g-1,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粒径小于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为原料,酸作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二氧化硅介孔固体,再将二氧化硅介孔固体放入用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的钛酸丁酯溶液中浸泡,然后将浸透过钛酸丁酯溶液的二氧化硅介孔固体放入水溶液中水解,最后,取出干燥,再经400~700℃热处理,制得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介孔复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正硅酸乙酯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3~5,正硅酸乙酯与水的摩尔比为1∶10~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酸为盐酸或硝酸,酸与硅的摩尔比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溶胶——凝胶法为在制得二氧化硅溶胶后,将其放在60~120℃烘箱中凝胶化,缓慢干燥2~3周,得到干凝胶;再对干凝胶进行400~750℃热处理,制得二氧化硅介孔固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钛酸丁酯溶液的浓度为0.02~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1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