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氯-2,6-二氟1,3-间苯二腈-4-(烷基)胺类化合物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1148.3 | 申请日: | 1998-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2265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发明(设计)人: | 方景昌;崔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景昌 |
主分类号: | C07C255/58 | 分类号: | C07C255/58;C07C253/32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苯二腈 烷基 化合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5-氯-2,6-二氟-1,3-间苯二腈-4-(烷基)胺类化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现有文献[JP05-65250及JP05-246958]报道采用三步法大规模生产2-氯-3,5-二氟苯胺,三步总收率为77.35%,以及采用四步法生产广泛用作医药、农药及染料合成中间体3,5-二氟苯胺,四步总收率为63.53%。上述方法采用多步法,因而工艺上较复杂。而且至目前为止未发现文献报道有关5-氯-2,6-二氟-1,3-间苯二腈-4-(烷基)胺类化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氟化--胺化法生产5-氯-2,6-二氟-1,3-间苯二腈-4-(烷基)胺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包括下式(Ⅲ)化合物:式中基团R1、R2各自为氢、氨基、NHR(R为低级烷基),但R1、R2不能同时为氢。
本发明所述的式(Ⅲ)化合物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式(Ⅰ)化合物:式中X为氯或溴,进行氟化反应生成如下式(Ⅱ)化合物,然后式(Ⅱ)化合物再与NHR1或NHR1R2氨化物(R1、R2、X定义同上)进行胺化反应。已经知道在下式(Ⅴ)中,Q=X,CN,NO2;X同(Ⅰ)式定义一样,使用KF进行反应X被F替换只能在CN基的O-或P-位上,结果得到如下式(Ⅳ)化合物,(Ⅳ)化合物使用NH3或NHR1R2氨化物进行胺化反应,只能在CN基的O-或P-位上,而且只有一个F可以被胺化,得到如下式(Ⅶ)化合物。
本发明具体地说是将(Ⅰ)或(Ⅴ)(Q=CN时)用KF进行反应,X被F替换得到(Ⅱ)化合物,(Ⅱ)化合物用NHR1R2进行胺化反应得到(Ⅲ)。这里涉及氟化反应和胺化反应,详述如下:1)氟化反应
(Ⅰ)或(Ⅴ)(Q=CN时)用KF进行反应,工艺条件比较温和,收率好。在CN基的O-或P-位上的X(X为氯或溴)可以被F替换。
所用的KF最好粒度小及较大的表面积,应彻底的干燥。
反应在惰性气氛中进行,溶剂为aprotic polar solvent,如DMF,DMSO,Sulforane等。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可以考虑使用相转移催化剂,方便的一般使用季胺盐型化合物,如:正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简称“1231”、正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称“1631”或四丁基溴化铵等。
用量:对1摩尔(Ⅰ)或(Ⅴ)(Q=CN时),KF用量为3~6摩尔,溶剂为1~10摩尔,催化剂量为0.005~0.2摩尔。
反应温度:70~220℃(常压),最好在100~130℃(即在溶剂沸点以下)。
反应时间:0.5~5小时,最好为1~3小时。
收率:一般65~70%,如KF质量好,可达90%以上。
纯度:一般均可达98%以上。2)胺化反应
式(Ⅱ)化合物与NH3或NHR1R2氨化物(其中R1、R2定义同上)进行反应,只能与一个F起替换反应,而且此F是在CN基的O-或P-位上。
反应是强放热反应,但总的来讲还是温和的,容易做到。可以使用氨气或5~40%氨水,最好是28~30%氨水,容易做到。
使用的溶剂,可以按需选择,如:DMF,乙腈,苯,甲苯,95%酒精。
用量:对1摩尔(Ⅱ)化合物来讲,NH3或NHR1R2氨化物通常为1~20摩尔,但不作具体规定。
溶剂用量:不作明确规定,一般是一份(Ⅱ)化合物用1~10份溶剂。
反应温度:不作明确规定,通常是-30~40℃,最好在-10~室温。
反应时间:不作明确规定,通常是0.5~5小时。
收率:75~80%,如KF质量好,可达90%以上。
纯度:98%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景昌,未经方景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