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防伪标记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1256.0 | 申请日: | 199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233033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川 |
主分类号: | G09F3/00 | 分类号: | G09F3/00 |
代理公司: | 淮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防伪 标记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特别适于流通商品的防伪。
生产厂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营销,往往为产品设计特有的防伪标记,以防止不法分子的的仿冒,影响到自身的信誉和企业效益。目前的防伪标记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激光防伪标记:这种防伪标记可重复使用,防伪效果本来就差,又由于激光防伪机的大量泛滥,乱制乱造,已失去防伪意义。二、计算机密码应答防伪标记:这种防伪手段是由厂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回答是否真品,故有防伪效果,但对大多数只购少量物品的消费者来说、若再通过长话到厂方核对便感得不偿失。三、核孔膜防伪标记是具有产品量大,成本低等明显优点,但需庞大昂贵的高能加速器设备,产品的生产厂家只得委托他人生产本厂所需防伪标记,防伪标记有可能流失,而且也难以满足小批量多品种防伪标记的即时更换的要求。其它又如包装结构上使用防伪球、防伪盖等成本较高。用变色化学品来印刷防伪标记,又难免引起污染。综上,现有一此防伪手段都不理想。
本发明提出的新型防伪标记,在提高防伪功效的同时,还可做到产品的生产厂可以自己设计、制造防伪标记,也能随时更换产品的防伪标记,且识别方法简便易行。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放射源的射线按所设计线条或图案穿透有机薄膜形成潜影径迹而构成。
现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
放射源的α射线穿透二甘醇双丙烯基二碳酸酯有机薄膜的表面会产生“径迹”而该有机薄膜经过碱液的腐蚀,“径迹”就会以圆锥形小凹坑排列出现,其它部份的有机薄膜基本无变化。根据这一现象,新型防伪标记的制作方法是:一、取金属材料把所设计的线条或线条组合成的图案标记刻成“印章”,然后把含α射线的方射性同位素镀到印章的凸起或凹陷处,将“印章”对二甘醇双丙烯基二碳酸酯有机薄膜盖印而得到图案径迹。制作方法之二是:制作滚动的圆柱形和可移动的平面形的α射线放射源,并在其于二甘醇双丙烯基二碳酸酯有机薄膜之间垫夹有被镂刻成所设计的标记图案版,则薄膜对应于图案版被镂位置的表面得到图案径迹。再将获得径迹的有机薄膜取碱液腐蚀则构成防伪标记。第一种方法中所过的印章可以是按标记图案篆刻的固定印章,也可以是如邮戳日期部分标记图案可调印戳,或是由单元图案粘贴拼镶的组合印章。该新型防伪标记的鉴别方法简易,消费者日常识别可将有色液体或固体粉末涂在防伪标记上,然后擦净表面,视其留存径迹小凹坑有色图案与该产品给定图案是否相符。而专门的质检部门可取图像分析仪或显微镜检测径迹潜影凹坑形状以鉴别是否符合为α射线穿透的特有形状。
使用实例:
1、在香烟盒的外包装封口条上粘贴该种防伪膜做的条形码,顾客购买时不用打开包装,只需用有色液体(如圆珠笔)或彩色固体粉末(如彩色粉笔)抹一下防伪膜,视所显图案是否与该烟盒上的条形码是否一致,即可判断真伪。
2、在药品、高档食品等的包装盒上或盒内印刷专门的图案或商标,并粘贴有同样图案的α径迹防伪膜,购买时或进货时先检验两者图案是否相符即可知真伪。
由上可见,本新型防伪标记商品的生产者自己就可以组织生产,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更换标记图案。无论产品大小、批量、品种多少均不受限制,灵活方便。而且这种具防伪性能的潜影易被消费者及有关管理部门识别,一旦识别,防伪功能随即消失,又杜绝了防伪标记的再利用,可靠性强,克服了现有防伪标识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川,未经王海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酰托普利制剂
- 下一篇:多用高速编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