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大蒜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98111287.0 | 申请日: | 199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7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锡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锡云 |
主分类号: | C07C321/18 | 分类号: | C07C321/18;C07C31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大蒜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提取大蒜素的方法。
目前,对于大蒜素的作用有较多记载,如降血脂,治疗动脉硬化和动脉血栓,极大地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防止心肌梗塞,中风、瘫痪等作用。中国专利88105457公开了一种大蒜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用氯丙烯在缓冲溶液中一次合成大蒜素纯品。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合成大蒜素纯品性质很不稳定,不能够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而纯品大蒜必须在另外一些化合物作用下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此外,大蒜素中的一种主要的有效成份为烯丙基硫化物(C6H10S3),俗称大蒜素N,大蒜素N在溶液内的重量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才最有利于人体吸收,并且是安全的。而利用氯丙烯合成的大蒜素则不能够保障人体服用后的安全,必须经过再加工才能得到合理的含量,因此使用也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提取大蒜素的方法,且利用此方法所提取的大蒜素直接服用安全,对人体作用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新鲜大蒜处理成泥状后加入乙醇,蒜泥和乙醇按1∶1的重量比例混合后密封存贮8~15天,然后过滤除渣,所得浸泡液二次密封存贮3天以上,所用乙醇为体积百分比为95%的食用乙醇。另外浸泡液二次密封前加入7~9ppm维生素B1。
本发明的工艺是基于以下思路设计的:将大蒜素口服制剂含量控制在0.01%~0.05%之间对人体是适中安全的,并且大蒜素N只有在乙醇的化学作用下,才具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所以本发明工艺分成两步密封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最短时间无污染,无添加剂取得合适浓度,大蒜素与乙醇反应充分的合成物。第一次密封浸泡后,大蒜素的含量可以控制在0.01%~0.05%浓度之间,将渣弃去后,溶液静置后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清液,测得乙醇浓度在体积百分比80%左右,而下层溶液粘稠,因此第一次密封主要是一种萃取的物理过程,所提取的大蒜素与乙醇反应还不充分。第二次密封后,由于合成物各种成分接触面积增大,使大蒜素与乙醇反应更完全、成熟。实测二次密封后溶液的乙醇浓度在体积百分比42%左右,且毫无酒味。所以二次密封主要是化学反应的过程。这些反应过程包括蒜氨酸经大蒜酶水解产生大蒜素,以及化合产生烯丙基,丙基或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尤其是在这一过程加入B1维生素,对许多反应起到催化作用,如促使大蒜素经与硫胺素反应生产帮助人体分解葡萄糖的蒜胺物质,帮助提取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作用的阿霍烯等等。
本发明同现有大蒜素提取方法比较,具有以下积极较果。其一:工艺简单,成本低,本发明只需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大蒜制剂置阴凉处干燥即可。其二:由于本方法所得产品非大蒜素纯品,因此性质稳定,存放时间长,而且生产工艺条件均在自然条件下,溶剂为食用酒精,所以反应物质及产物无害且浓度适中,食用安全。其三:本工艺的产物丰富,几乎所有产物对人体均有益处,因而比起现有工艺所得的大蒜素更具营养价值。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按下列工艺提取A、B、C三组大蒜素。
新鲜大蒜去皮,洗净→破碎→蒜泥+等重的95%食用酒精→第一次密封→过滤→第二次密封→过滤→成品。
密封处理即将蒜泥和食用酒精混合物装满容器,容器口塞牢,并与处界空气泥封隔开,置通风阴凉暗处。
A、B、C三组大蒜密封时间及检测结果如下:组别 第一次密封 第一次密封浸泡液 第二次密封 第二次密封
时间 上层清液乙醇浓度 时间 提取液乙醇浓度
(体积百分比) (体积百分比)A 9天 81% 3天 42%B 11天 80% 3天 42%C 14天 80% 5天 42%
参考部标准WS3-92(X-82)-92,对B组提取液进行含量测定,测得B组提取液1小时可提取大蒜素N(C6H10S3)含量为0.015%。
用A、C两组提取液分别取2~3滴滴于约60ml牛奶中,每种病情由两人以上分别口服含A、C两组提取液牛奶,所得结果如下:
①高血压患者服用A、C实验组后14-20天,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锡云,未经刘锡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有机磷酯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防治齿斑和龈炎的口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