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区湖泊清淤治污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1303.6 | 申请日: | 199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3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声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声寿 |
主分类号: | E02F3/06 | 分类号: | E02F3/06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莉莉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区 湖泊 清淤 治污 新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区湖泊清除淤泥、治理湖水二次污染的方法,以及为实施该方法而设计的清淤专用装置。
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城区湖泊需定期进行清淤工程。目前清淤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干塘挖泥法:将湖水排干,人工挖泥,车辆等工具运输。
2、挖泥船清淤法:用挖泥船挖起淤泥,再运输到处理淤泥的地方。
3、水冲吸污法:抽干湖水,用高压水冲稀淤泥,再用吸污泵分段清淤。
4、疏浚船吸污法:在疏浚船上用大功率的吸污泵清淤。
以上清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1、工程费用大,中等大小的湖泊,清淤费用需近亿元;2、工期长,一般需要4-6个月;3、清淤工程对湖泊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4、清淤不易彻底;5、疏浚船还受到设备造价高、运输困难等条件的限制。
一些城区湖泊清淤后,为了保持湖水的质量,常采用水生植物来净化湖水,若水生植物过量繁殖,植物的根、茎、叶无法及时清除掉,就会腐烂发臭,造成二次污染,被称为“旧病复发”,目前尚无治理的好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清淤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城区湖泊清淤治污新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清淤新方法的专用装置。
本发明方法的要点如下:在需要清淤治污的城区湖泊一侧近岸处湖底开挖一道输淤槽,槽中置有螺旋输送装置,输淤槽与一引上湖岸的螺旋输淤管连接,在输淤槽一侧湖岸边设置卷筒装置,由卷筒带动清淤专用装置或治污装置,在湖面上按照一定顺序作业,依次将淤泥或者水生植物茎叶拖进输淤槽,再由螺旋输送装置和螺旋输淤管运送到指定的地方。
本发明清淤治污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降低工程费用。可以比用其它方法减少费用20-30%。
2、缩短工期。可以比用其它方法缩短工期30%以上。
3、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影响极小,清淤治污期间城区湖泊可以正常向游客开放。
4、清淤比较彻底。
5、不仅能够清淤,而且能够治理因水生植物过量繁殖造成的二次污染,解决清淤后湖水旧病复发的难题。
本发明方法所涉及的清淤专用装置为集淤拖斗,治污装置为拖网。集淤拖斗由双侧壁板、双侧限位底板、后壁板组成,其横截面呈形状,双侧壁板下端垂直固定限位底板。
清淤拖斗形如一个无底撮簸,由于拖斗的自重,部分陷入淤泥,通过卷筒装置的卷绳带动,定向归集淤泥。限位底板的作用是防止拖斗过深地陷入淤泥中,保证其正常运行,有效地归集淤泥。
下面参照本发明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清淤治污工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清淤专用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清淤专用装置结构侧视图。
如图1所示,在需要清淤治污的城区湖泊1的一侧近岸处湖底开挖一道输淤槽4,槽中置有螺旋输送装置41,输淤槽4与一引上湖岸的螺旋输淤管5连接,在输淤槽一侧湖岸边设置卷筒装置3,由卷筒3带动清淤专用装置--清淤拖斗2或治污装置--拖网(图中未画出),在湖面上按照一定顺序作业,依次将淤泥或者水生植物茎叶拖进输淤槽4,再由螺旋输送装置41和螺旋输淤管5运送到指定的地方6。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集淤拖斗由双侧壁板21、双侧限位底板23、后璧板22组成,其横截面呈形状,双侧壁板21下端垂直固定限位底板23。
根据工程需要,本发明专用集淤拖斗可以若干个并联在一起或者串联在一起使用。
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较大的河流、湖泊的清淤治污工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声寿,未经李声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料面位置或高度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照明系统及照明系统用灯的智能控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