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两系法培育亚种间杂交稻组合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8111352.4 申请日: 1998-06-10
公开(公告)号: CN1061209C 公开(公告)日: 2001-01-31
发明(设计)人: 邹江石;吕川根;陈忠明;谷福林;王才林;宗寿余;黄志林;孙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
代理公司: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徐冬涛
地址: 210014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两系法 培育 间杂 组合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杂交水稻的生产方法,尤其是利用两系法培育亚种间杂交稻组合的方法。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水稻育种界注目的问题。自1973年我国成功利用籼型品种间杂种优势后,育种界普遍认为下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是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籼粳稻是水稻属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籼粳杂种F1优势强大,但由于亲缘关系较远,存在一定的生殖隔离,故籼粳杂种F1优势一直得不到利用。广亲和基因的发现和利用,基本上解决了杂种不育性问题。由于较远的遗传距离仍导致实际应用上的一些问题,众多学者倾向于选用籼粳中间型品种作亲本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CN1044201A公开了一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培育方法,它是以广亲和品种02428作父本,以中籼品系3037为母本,在母本植株抽穗期喷施赤霉素,配制杂种“亚优二号”,但该方法需要进行化学杀雄。两系法是优越于三系法的育种新途径,两系不育系可一系两用,又不受恢保关系的制约,能简化育种程序和加速杂种优势利用进程。国内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尝试用两系法培育杂交水稻,但主要局限于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目前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选育成较好的两系不育系培矮64S,为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创造了条件。但尚未有成熟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以广亲和性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作母本,以籼稻品种9311作父本,通过两系途径配制两优培九杂交种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杂交稻的培育方法,包括播种父母本,在母体抽穗期喷施赤霉素,其特征在于:利用籼粳中间型不育系培矮64S作母本,以籼稻9311作父本配制杂交种。

安全隔离距离可以>500米,或以相隔15天以上抽穗扬花期的其它水稻品种进行制种隔离。第一期父本比母本可以早插25~30天,或叶令差6.5-7.0叶,或有效积温父母本差200℃,第二期、第三期分别与前一期相隔7天,或用两期父本相隔10天。株行距母本16.7×10厘米,父本株距为16.7厘米,双行栽插时走道33.3厘米,父母本行比为2∶20或1∶12。母本总穗数的10%抽穗时喷赤霉素(920)10g,隔一日喷20g,第四日喷5g。在破口期、始穗期和齐穗期连续防治粒黑粉病2-3次。整个生育期拔除外部性状与母本培矮64S有差异的植株,盛花后25天及时收获杂种种子。

本发明与现有三系杂交稻汕优63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产量高:亩产量在650千克左右,可增产一成以上。

2、米质优:经农业部稻米品质检测中心测定,在9项指标中有6项达一级优质米标准,3项达二级优质米标准,明显优于汕优63。

3、抗性等综合性状好:对白叶枯表现抗一中抗,高抗稻瘟病,对纹枯病和稻飞虱也有一定耐性,株型等综合性状优良。

4、适应性广:适于南方稻区、黄淮稻区北纬18度-35度各生态型稻区栽培利用。可作一季中稻、也可作双季早晚稻。

5、易于制种:应用本发明技术,每亩制种产量大于200千克,且保证纯度98%以上。

实施例:

1、杂交种制种技术

本发明采用两系法途径制种,同以往的三系法有本质的不同,它是采用低温敏不育系作母本,可一系两用(在20-23℃条件下可自交保种)。通过安全隔离、适期播种、合理栽植、适宜行比、调节花期、合理使用“920”、人工辅助授粉、防治粒黑粉病和去杂去劣等配套措施,从而制得高纯度杂交种子。经1997年试验证明,纯度可达98%以上,制种产量超过200千克/亩。

制种技术特征:

(1)安全隔离:空间距离>500米,或相隔15天以上抽穗扬花期的其它水稻品种进行制种隔离。

(2)适时播种: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早插25~30天,或叶令差6.5-7.0叶,或有效积温父母本差200℃左右(苏中地区母本5月20-25日播种,父本第一期4月25日左右播种),第二期、第三期分别与前一期相隔7天左右,或用两期父本相隔10天。

(3)合理密植、适宜行比:株行距母本16.7×10厘米,每亩栽足15~18万基本苗,父本株距为16.7厘米,双行栽插时走道33.3厘米,父母本行比为2∶20或1∶12。行向与当地抽穗期主要风向垂直。

(4)使用“920”技术和人工辅助授粉:10%母本抽穗时喷“920”(厂家)10g,隔一日喷20g,第四日喷5g。从始穗期至齐穗终花期每日开花期赶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5)防治粒黑粉病技术:用灭黑灵(厂家药)在破口期、始穗期和齐穗期连续防治粒黑粉病2-3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