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谐激光晶体蓝绿宝石及其制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98111591.8 | 申请日: | 199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5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奎;王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9/22 | 分类号: | C30B29/22;H01S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谐 激光 晶体 蓝绿 宝石 及其 制法 用途 | ||
1、一种可调谐激光晶体蓝绿宝石的制备方法,包括晶体的生长、退火和极化处理,其特征在于:
(1)将化学试剂Li2CO3、Ta2O5、Nb2O5、Cr2O3、Y2O3和MgO或ZnO,按摩尔百分比(Li,Y)∶(Ta,Nb,Cr)=48.8∶51.2-48.6∶51.4相混合,经干燥、研磨后压片,在1000-1650℃烧结20-30小时,生长速率为0.1-8mm/hr,用提拉法得到晶体,
(2)将生长出的晶体在1100-1500℃退火20-100小时,自室温始的升、降温的速率小于100℃/hr,
(3)将退火后的晶体在电阻炉中于氧化气氛下进行极化处理,极化温度的上限在650-1210℃,其自室温始的升、降温的速率为20-50℃/hr,极化自温度上限始,沿晶体的Z轴方向施加直流电场,其电流密度为0.1-10mA/c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化学试剂Li2CO3、Ta2O5、Nb2O5、Cr2O3、Y2O3和MgO或ZnO为光谱纯或高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晶体生长时有籽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晶体生长时被置于坩埚中,坩埚转速为10-15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极化处理在感应炉中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极化处理时保持恒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5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模光纤
- 下一篇:用于治疗肛肠类疾病的复方枯痔油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