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益肝丸无效
申请号: | 98111961.1 | 申请日: | 199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2319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0 |
发明(设计)人: | 彭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科林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南充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祥述,袁英 |
地址: | 637200 四川省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益肝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是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病的益肝丸。
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我国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的重疫区,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一亿人,其中慢性肝炎患者超过1200万人,国内外医务工作者为治疗乙肝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筛选出大量药物和处方。但到目前为止,西医治疗肝炎所选用的药物副作用大,价格昂贵,有的一个疗程需花费数万元,且疗效尚不确切。中医治疗乙型肝炎取得一些进展,但多数采用苦寒攻伐引起肝肾精血亏损、脏腑功能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或过渡扶正,滥用补药,致使乙肝“三阳”持续发展,迁延难治。虽然有些中药经临床试用有一定效果,如九十年代我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用于治疗肝炎的第一个国家级纯中药制剂——肝复康冲剂选用丹参、紫胡、黄芪、醋香附、当归、赤芍等几位中药配制而成,对乙肝病临床总有效率为74.9%,临床治愈率28.75%,HBV-DNA转正常率44.74%,HB5Ag转正常率49.23%。又如中国专利CN1077379报道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冲剂及其制务方法;由蛇舌草、山豆根、野菊花、柴胡、炒白芍、生大黄、生甘草五味中草药经提取有效成份后制粒并整粒而成,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及乙肝患者HBSAg转阴率可达56%,属国内治疗HBSAg阳性患者的领先水平,但上述中成药对乙肝病治疗效果,与临床使用效果尚有较大差异,肝功能转正常指标不理想,病人康复结果也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明显改善乙肝病人各项肝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好的益肝丸。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乙型肝炎病及其发病机理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效,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其精华,并经多年临床实践,筛选出补肾、养肝、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天然中药组方使其发挥抗炎,通腑泄热、滋肾保肝、激活细胞、回缩肝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能直接杀灭乙肝病毒的作用。
本发明药物由下列组份和重量比配制而成:
蚂 蚁160-200 蛤 蚧45-60 虫 草20-50
鬼刀铃35-50 生黄芪50-80 蜜 蜂60-80
阴阳莲25-45 川 军20-40 金龟莲40-60
山槐子20-50 守 宫20-40 三 七25-45
丹 参20-40
所说的蛤蚧可用蜻蜓替代。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比范围是:
蚂 蚁160-190 蛤 蚧60-70 虫 草20-30
鬼刀铃35-45 生黄芪60-70 蜜 蜂60-70
阴阳莲35-40 川 军20-30 金龟莲40-45
山槐子35-45 守 宫20-30 三 七30-40
丹 参20-30
本发明药物最佳配方重量比是:
蚂 蚁190g 蜻 蜓50g 虫 草30g
鬼刀铃40g 生黄芪65g 蜜 蜂20g
阴阳莲40g 川 军30g 金龟莲40g
山槐子40g 守 宫30g 三 七30g
丹 参30g
将上述各组份配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在30-50℃烘干或晒干后将其碾成细沫分装胶束即可。也可将上述各组份混合粉碎后,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也可按常规方法制成口服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科林,未经彭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投影机的补偿扫描装置
- 下一篇:磁性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