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姜的大棚温室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2021.0 | 申请日: | 199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9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生;刘靖云;刘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生;刘靖云;刘松涛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姜 大棚 温室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蔬菜大棚温室种植方法(技术),特别是一种采用温室种植生姜的方法。该方法尤其适合在寒冷季节用于生姜种植以收获反时令的仔姜。
目前,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均普遍采用大棚温室在冬季低温时节生产反时令蔬菜,以调节市场需求,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传统的温室及其种植方法,均是以提高温室内空气及土壤的温度,使其室内的小气候满足蔬菜生长所需温度和阳光为目的,其中如:普通酿热物温室、太阳能温室等,此类温室虽然具有种植成本低,但温度波动大,且生长过程中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只有靠敞棚、通风来被动调节;而对土壤温度、湿度更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而传统的烟道火坑温室和电热温室虽然可通过供热、供电人为调节温度,但前者建造难度大,工程量大,费工费时,温度不均匀,后者却存在升温慢且使用成本及能耗太高,过不了成本关;而且两者均不能对土壤中的湿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上述温室虽然对诸如蕃茄、辣椒、黄瓜、茄子、苦瓜等果蔬类及叶茎类蔬菜的种植效果均较好,但由于此类温室及其种植技术对湿度,尤其对土壤内湿度的控制和调节功能差,亦即对较深层土壤内的小环境调控功能差,因而不适合用于生姜的种植。生姜是食用其块根的作物,其肉质根深深地扎于土壤中,在生长过程中既怕低温,亦怕高温、高湿,尤其是生长的中后期,一但根部环境出现高温、高湿或土壤板结缺氧,即会发生软腐病,亦称姜瘟病。这种恶性病害一但发生便难于控制。这也是生姜在寒冷季节难以采用传统温室技术种植的原因所在。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生姜生长所需环境,尤其是土壤下层的环境条件,采用一种既可根据生姜不同的生长期调节温度特别是土壤的温度,同时又可有效控制土壤的湿度和透气性等的种植、栽培方法,以确保生姜在温室中正常生长,避免恶性病害的发生,以改变生姜靠天种植的传统方法,从而科学、可靠地实现生姜的大棚温室种植,且成本低,效益高并能大面积推广等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首先设计一个既可调节温度,又可有效控制湿度的温室,即在温室床体下设一滤水层,该滤水层一定程度上又可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在滤水层上再铺设供热水管作为供热层,以维持床体及整个温室的温度;热水最好由供热锅炉提供(有条件的也可利用工业余热水)并通过水泵循环回收再利用,以节约能源,供热层上再覆盖一定厚度的泥土作为散热层,以保证该层以上至床面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该层以上作为生姜种植及覆盖层;在床体四周再设置一保温层,以减少热能损失;温床建好后,按常规搭好棚架、盖上簿膜将供热系统接通,即建成了既可调节温度,又可有效控制湿度,可用于生姜种植的温室;然后将选择好的姜种经消毒灭菌处理后,立植于散热层以上,上部盖营养土,栽种完后根据不同的生长期调节温度,浇水等管理直至收获,从而实现本发明目的。因此,本发明的生姜大棚温室种植方法,包括:
A、建温室:
a、在温床面以下0.5m左右深处设置一滤水层,其上盖不低于5cm的土后再等距离铺设供热循环水管作为供热层;然后在水管上盖不低于10cm的土作为散热层;散热层以上分别为生姜种植和覆盖层;在床体四周自滤水层以上至床面还设置一保温层;
b、在床体上搭棚架、盖簿膜,从而建成温室主体;
c、将锅炉、循环水储箱及循环水泵设置于温室主体外的锅炉房内,并将温室供热循环水管的进水口与锅炉热水出口接通,而将其出水口接于循环水储箱内,循环水泵的进、出水头则分别与循环水储箱及锅炉进水腔连接,而形成供热系统;
B、栽种:选择姜种,切块后经浸泡灭菌、凉干,然后芽眼向上立植于床体散热层上部,姜种上部覆盖营养土,覆盖层厚为20cm左右;
C、拱热:植种完后,启动锅炉供热;当床温升至要求值后,改为保温供热,保温供热的输入水温为60℃-80℃;而在此后的生长过程中则根据出芽期、控芽期及生长前、后期不同生长期的日间所需温度,控制其供热量;而夜间则停止供热,以确保昼夜温差亦满足其生长要求;
D、日常管理:
a、地温调节控制:出芽期,即植种后至每个姜种发2-3个芽为止,床体种植层内的温度控制在25℃-28℃范围内;此后的控芽期则将温度降至20℃-22℃;当仔姜进入生长前期又将温度升至25℃-28℃,以促进仔姜生长,至进入生长后期止,然后再将温度降至22℃左右直至收获;
b、在整个生长期根据土的干湿情况,浇灌2-4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生;刘靖云;刘松涛,未经刘德生;刘靖云;刘松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2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