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炮泥制作机无效
申请号: | 98112061.X | 申请日: | 199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202409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23 |
发明(设计)人: | 高菊茹;涂文轩;叶欢;史良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高菊茹 |
主分类号: | B28C5/00 | 分类号: | B28C5/00;C21B7/1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世权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制作爆破施工作业中堵塞炮孔用的炮泥的制作设备。
在铁路遂道、矿山开采作业中,通常采用放炮爆炸的施工手段。为提高炸药能量的利用率、降低炸药单耗,减少冲击波和炮烟、改善遂道作业环境条件和减小岩碴块度等,须在炮孔中充分填塞炮泥。长期以来,这种放炮用的炮泥都是由人工现场制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制作出的炮泥质量太差,影响炮泥的放置和堵塞效果。为克服这些缺点,中国专利公告CN 2076714U公开了一种“炮泥机”,由电动机、减速箱、料斗、挤压破碎滚筒、输送螺旋轮,搅拌器、挤压螺旋轮、挤泥成型器、托滚及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由一台电机通过2个联轴器、2个减速箱和数对圆锥齿轮等构成的传动机构来驱动控制器、输送螺旋轮等机构来完成炮泥的制作。这种炮泥机的缺点是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地形狭窄的遂道施工现场使用。另一方面,这种炮泥机用一台电动机来驱动整个机子的各运动部件,要求电机的功率大,在搅拌原料时,存在输送器、挤泥成型器等部件空转耗能的现象。且故障率高,一旦某个部件发生故障会造成整个机子停机不能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炮泥制作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将动力部分分别设置和在原料搅拌器中设置拨泥叶片和输送叶片这一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其具体构成包括驱动机构、原料搅拌器、卧式螺旋输送成型器,所述的原料搅拌器由料斗、竖直设置在料斗中心的转动轴以及相隔一定距离设在转动轴上的传输叶片和拨泥叶片所构成,原料搅拌器通过设在其下方的出料口对接在卧式螺旋输送成型器的入料口上,所述的驱动机构由两组分别连接于原料搅拌器转动轴和卧式输送成型器的减速驱动机构所构成。工作时将炮泥原料装入料斗,先反转原料搅拌器,使转动轴上的传输叶片反转带着泥料向上行至最上面片叶片后再在自重的作用下落回料斗中,即只起反复在料斗中搅拌泥料的作用;同时,转动轴上的拨泥叶片也在料斗中转动搅拌泥料,防止泥料的粘附。待泥料被充分搅拌后再使其正转,将搅拌好的炮泥原料送往卧式螺旋输送成型器。此时再启动与螺旋输送成型器的传动轴相连接的电机使其正转,将原料赶往成型口挤压成型出来。在停机一段时间后欲再生产炮泥,可先反转卧式螺旋输送成型器,使其对滞留在其中的原料进行再搅拌后再使其正转挤压出成型炮泥。
本发明与现有的炮泥机相比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故障率低、生产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适用于遂道爆破施工现场制作炮泥,特别适合在狭小的工作面上进行现场炮泥制作。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2为卧式螺旋输送成型器,通过联轴器7、减速器8、传动机构9与电机10相接。6为轴承箱,1为接料台。原料搅拌器15竖直设在卧式螺旋输送成型器2的入料口16的上方,其转动轴11通过减速器12、联轴13与电机14相连接。图中20为原料搅拌器的料斗、11为转动轴、17为输送叶片,其长度可自下从上递增。18为拨泥叶片,19为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高菊茹,未经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高菊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20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西瓜杂种一代的育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补胎作用之轮胎内侧胎面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