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粘土矿物制备白炭黑的煅烧转化反应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8112175.6 | 申请日: | 199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26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其春 |
主分类号: | C01B33/113 | 分类号: | C01B33/113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首一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土 矿物 制备 炭黑 煅烧 转化 反应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白炭黑的制造方法,特别是经由煅烧转化反应用粘土矿物制备白炭黑的工艺。
已有的从高岭土制备白炭黑的方法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对高岭土进行酸溶,浸提出铝质组分,将留下的硅质固相物与碱反应,转化为硅酸钠溶液(水玻璃),然后按常规湿法白炭黑制备方法,从硅酸钠溶液中沉淀出白炭黑;第二类是将高岭土的绝大部分铝质组分经重复酸溶浸提出去,再将悬浮液内的固相硅质物从铝盐溶液中分离出来,直接以之作为白炭黑。上述两类方法均属于液-固相反应。
H.C.Park et.al.在Preparation of Alumina and Amorphous Silica fromClay Minerals.J.of the Korean Ceramic Society,26(1):81,1989中所记述的H.C.Pack et.al的方法可作为上述第一类方法的代表。他们以煅烧高岭土为原料,用硫酸溶液从煅烧高岭土中加热酸浸出铝质组分,经固-液分离,由滤液中回收铝,所获硅质滤饼经过湿法加压转化(NaOH溶液,经200℃、3小时反应)或干法(反应剂为固体Na2CO3,经1400℃煅烧反应,煅烧产物在150℃压力釜内水化3小时),转化为硅酸钠溶液。用5%H2SO4与所获硅酸钠溶液作用,从中沉淀出非晶质SiO2,即白炭黑。
按所用高岭土原料是否经过预先煅烧,上述第二类制备方法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第一亚类所用的高岭土原料经过预煅烧,如张兴法在“高岭土制碱式氯化铝和白炭黑”《化学工程师》(5):22,1994和“用高岭土生产白炭黑的试验研究”《安徽化工》(4):30,1994二文献中,黄小敏在“利用高岭岩(或高岭土)生产聚合氯化铝和白炭黑的研究”《非金属矿》(2):30,1991中所记述,采用600℃或750℃预煅烧,以转化高岭土晶体结构内的铝氧八面体片层为γ-Al2O3(所生成的γ-Al2O3易溶于酸,其酸溶反应活性较未煅烧高岭土内的铝氧八面体片层大为提高),然后经过二段加热酸浸或三段加热酸浸,煅烧高岭土中的γ-Al2O3及Fe2O3等物质溶于酸中,而煅烧高岭土内的硅质组分不溶于酸,以硅微粉形式悬浮在酸液中,经固-液分离、洗涤、烘干后,为白炭黑产物。第二亚类所用的高岭土不经预煅烧,如李宜志等在“高岭土制备白炭黑方法研究”《化学世界》(5):198,1988中所记述,直接经过先硫酸、后盐酸的两段加热酸浸从高岭土晶格中将晶格铝强行溶出,经固-液分离后,原高岭石中的SiO2存留在滤饼中,经干燥后为白炭黑产物,中国专利CN1046507A“高岭土制取聚氯化铝及白碳黑的方法”与上述“高岭土制备白炭黑方法研究”中所记述的方法相类似。
上述第二类制备方法不能去除高岭土中的致色杂质TiO2(主要以锐钛矿形式存在,其次为金红石),酸溶后TiO2将进入白炭黑产物中,当TiO2的原始含量较高时,会显著降低所获白炭黑产物的白度及其非晶质特性。此外,第二类中的第二亚类所用高岭土原料未经预先煅烧,酸溶反应对高岭土中的有机质无脱除能力。如张其春等在“劣质高岭土的致色因素研究”《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2(3):52,1995中所记述,这两种因素均会影响白炭黑产物的白度。尽管上述“高岭土制备白炭黑方法研究”文献中用下列反应式表达了TiO2在酸溶过程中发生了酸溶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其春,未经张其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2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豆杉优喉茶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锇粉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