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肥力抗逆调节肥料无效
申请号: | 98112891.2 | 申请日: | 199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203214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付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山至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煤炭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渭泳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肥力 调节 肥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植物叶面喷施的高肥力抗逆调节肥料。
国内外现有的叶面喷施肥料品种较多,如喷施宝、农一清、高美施、生多素和德国的2003、美国的奥普尔等,它们虽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使用效果和综合效益并不十分理想,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市售的农一清肥料,采用的是传统的易沉淀、絮凝的抗旱剂、腐植酸、黄腐酸,其微量元素也存在沉淀现象,影响植物吸收利用,因而肥效受到影响,同时现有的肥料中不是无微量元素络合物就是含量较低,而且营养调节成份的含量也低或者种类功能不全,没有采用先进的新型破蜡技术,没有运用生化合成前体物进行仿生合成,因而存在着抗旱保水性能差,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不高,抗寒抗病虫等抗逆减灾能力弱的缺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作物对土壤和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性能更佳的高肥力抗逆调节肥料。该肥料能够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植物代谢效率,并运用仿生合成原理实现定向增产目标,具有较好的抗旱效果和一定的抗寒抗病虫害等抗逆减灾的作用,可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高肥力抗逆调节肥料包括氮磷钾养分、高含量微量元素及其金属微量元素络合物、不絮凝抗蒸腾剂、多种营养调节物质、生化合成前体物、渗透破蜡剂,其PH值为5~8。
这里氮磷钾养分是由尿素、氨水、氢氧化钾、磷酸或过磷酸或多聚磷酸组成,其组分含量的重量比为160~200∶150~300∶20~50∶5~10;高含量微量元素及其金属微量元素络合物是由硼,锌、锰、铜、亚铁金属硫酸盐或硝酸盐,乙二胺四乙酸以及改性黄腐酸组成,其重量比为70~120∶120~200∶100~150∶20~30;不絮凝抗蒸腾剂是由普通腐植酸以甲醛、亚硫酸钠和烧碱进行改性而成,其反应物重量比为50~100∶20~30∶20~30∶6~7;多种营养调节物质是由二烷氨基乙醇己酸酯、综调营养剂、油菜素内酯组成,其重量比为6~33∶150~200∶0.1~2;植物生化合成前体物是由香叶醇或莽草酸或甲瓦龙酸以及乙酸盐、柠檬酸、乙烯利组成,其重量比为1~2∶2~3∶6~10∶1~2;渗透破蜡剂是由氮酮、丙二醇或乙二醇组成,其重量比为10~15∶20~30,除以上组分外,其余为水。
本发明的氮磷钾养分、高含量微量元素及其金属微量元素络合物、不絮凝抗蒸腾剂、多种营养调节物质、植物生化合成前体物、渗透破蜡剂的含量应符合农业部要求的含量标准,而本发明不作特殊要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摒弃了传统的易沉淀絮凝的抗旱剂、腐植酸、黄腐酸,而使用不絮凝的抗蒸腾剂,因而提高了抗旱保水性能;金属微量元素络合物使其微量元素不沉淀,易吸收,另外,配合肥料中多种其它营养成分,提高了肥效,并且使其具有较好的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抗逆减灾功能;本发明还采用了新型破蜡技术,保证作物通过叶面对养分的充分吸收利用;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天然化学合成原理,从反应动力学和激发酶活性入手,适当运用前体物辅以二价金属离子:Zn2+、Cu2+、Mn2+、Fe2+激发酶活性进行仿生合成,依赖植物体的内在规律,实施定向生化合成,实现特定成分产量倍增提高的目的;肥料中多种有机营养调节物质可提高植物代谢效率,增强作物对土壤养分和肥料养分吸收的激发效应,提高水肥利用率。利用本发明的高肥力抗逆调节肥料配合联合施肥高产技术即平衡深施肥和减少基肥增加追肥以及增加叶面施肥,可使其肥料利用率提高到60%,水分利用率也显著提高,从而可超常增加作物产量。
现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以尿素、氨水、磷酸、氢氧化钾、硼、硫酸锌(锰、铜、亚铁)、乙二胺四乙酸、改性黄腐酸、不絮凝抗蒸腾剂、二烷氨基乙醇己酸酯、综调营养剂、油菜素内酯、香叶醇、乙酸盐、柠檬酸、乙烯利、氮酮、丙二醇为原料,其重量比依次为:180∶210∶8∶38∶116∶170∶120∶22∶30∶33∶170∶1∶2∶3∶5∶3∶15∶30。
实施例二:以尿素、氨水、过磷酸、氢氧化钾、硼、硝酸锌(锰、酮、亚铁)、乙二胺四乙酸,改性磺腐酸、不絮凝抗蒸腾剂、二烷氨基乙醇己酸酯、综调营养剂、油菜素内酯、莽草酸、乙酸盐、柠檬酸、乙烯利、氮酮、乙二醇和十二烷基黄酸钠为原料,其重量比依次为:160∶200∶10∶45∶80∶200∶150∶25∶25∶7∶150∶2∶3∶5∶15∶3∶17∶2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山至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金山至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2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供自动控制显示单元备份的飞行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耐火浇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