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绒毛中去除粗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3014.3 | 申请日: | 199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2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之振 |
主分类号: | D01B3/00 | 分类号: | D01B3/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霍仲生 |
地址: | 71001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绒毛 去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动物绒毛与粗毛的分离方法。
迄今,为了使羊、牛、驼等动物绒毛与其中所含的粗毛分离,一般都是采用分梳机。因为粗毛纠缠在细绒毛中,被层层围裹着,很难手工捡出。主要依靠在分梳机上反复梳3~7遍甚至10遍多,才能达到所谓无毛绒标准。分梳的遍数越多,无毛绒的长度越短。每分梳一遍,无毛绒的长度就会减少约1mm,因而严重降低绒毛的品质和价格。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96118834中提出了一种动物绒毛伸直性清洗液。将原绒放在其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其中的粗毛就会变得挺直,容易伸出和暴露在细绒外。反复用手撕开絮绒多次,拔除断面上伸出的粗毛,仅用手工即可除去大部分粗毛。但这种手工分拣法,毕竟效率和速度太低,不适于多量原绒的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既能提高出绒率、增加绒的平均长度,又能简单快速除去原绒中混杂粗毛的方法。该法简单易行,适合家庭作坊及现有分梳机使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用敲打法去除原绒中的粗毛,其特征是:
1)将原绒放入专门的伸直性清洗液中处理(该清洗液的专利申请号是96118834);
2)用细棍反复敲打经过清洗液处理的原绒,使粗毛从细绒的缠裹中脱出或跳出。
上述的敲打去除粗毛法,可以有几种实施方式,其原理都属于同一构思,因此具有单一性。
第一种方式是小敲打法,即每次取50~1000克经过伸直性清洗液处理的原绒,置于桌面或木板上,用手持直径5~15mm,长0.2~0.5m的竹棍或木棍对其反复抽打或敲打,使粗毛跳出原绒所在区域外,从绒毛中分离出来。每次手工敲打绒毛的最佳量是100~200克。
第二种方式是中敲打法,即每次取1~50公斤经过伸直性清洗液处理的原绒,置于平板上,用手持直径15~80mm,长1.5~2.5米的竹棍或木棍对其反复抽打或敲打,使粗毛从细绒的缠裹中脱出,再在分梳机上梳1~2遍,即可产出标准无毛绒。
第三种方式是大敲打法,将经过伸直性清洗液处理的原绒送入开毛机内通过带钉辊敲打或抽打,使粗毛从细绒的缠裹中脱出,再在分梳机上梳1~2遍,即可达到无毛绒标准,大量产出无毛绒。
以下结合若干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绒毛敲打去粗法。
1.小敲打法:每次取100克经动物绒毛伸直性清洗液处理的原绒,将其置于桌面或木板上,用手持直径10mm,长40cm的光滑竹棍或木棍,对其进行反复敲打或抽打。由于原绒经过伸直性处理,其中的绒毛和粗毛变得比较松散,特别是粗毛变得挺直。在敲打作用下,粗毛很快就在细绒的缠裹中脱出。虽然仍处在细绒中,但已不是被细绒紧密缠绕的状态。又由于细绒有非常好的弹性,所以在敲打之下,各种粗毛很快就蹦跳出来,有的蹦得还比较远。经过反复敲打,绝大多数粗毛都能蹦跳出被敲打原绒的区域。而细绒始终纠缠成团状,互相牵连,不会跑出。最后,只有粗毛及杂质蹦跳出来,绒毛都留下了。经过反复敲打,很快就能使90%的粗毛分离出来。如果希望分离得更净,也可以一边敲打,一边辅以手工挑拣,仍以敲打为主,一般只需2小时便可使99.7%的粗毛去掉。上述过程如不使用伸直性清洗液直接敲打是不可能有这种效果的。必须使用伸直性清洗液方可获得理想的敲打分离效果。
2.中敲打法:每次取20公斤经过伸直性清洗液处理的原绒,放在地板上,手持直径约5cm,长约200cm的木棍或竹棍敲打。这样打击可使粗毛很快从细绒的缠裹中脱离,但并不能分离出来。因为被敲打的原绒量多了以后,摊开的面积较大,原绒层又较厚,粗毛不易钻出,也不易跳出打击区域。经过这样反复打击的原绒,再上分梳机时,可减少在分梳机上梳的遍数,从而提高出绒率,增加绒的平均长度。
3.大敲打法:仍然采用上述敲打的原理,只是改手工敲打为机器敲打。为此只需将绒毛加工厂都有的开毛机(也叫过轮机)适当调低速度,通过其辊轮上的钢棍打击原绒。这样开毛机将以往把绒毛打蓬松的作用改变为促使粗毛与细绒脱离的作用。这里的“脱离”与中敲打法的脱离内容相同,并不是完成分离。最后再上分梳机1~2遍,即可快速除去粗毛,达到无毛绒的效果,从而使手工敲打进入机械化大敲打,适合工厂化生产。
本敲打去除粗毛法,须配合伸直性清洗液,简单易行。既适合家庭作坊使用,又适合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牧区一家一户的牧民用本发明的敲打法,不需用任何分梳机,就可加工到无毛绒的程度。有了此方法,牧民在自家即可生产出无毛绒,而无毛绒在家中放置几年也不会损坏,因而不怕绒毛市场的短期下跌,可以安心等待绒毛行情转好后再出售。中、小敲打法也适合于小绒毛加工企业,它们把手工敲打后只含10%粗毛的原绒,在梳棉机改装成的分梳机上只过一遍,最多两遍就可变成无毛绒。所用分梳机是几乎所有中、小型绒毛加工企业都有的设备。采用开毛机大敲打法处理过的原绒,因粗毛容易分高出,只需在分梳机上过一、两次就可生产出优质无毛绒,可使出绒率较原来提高3%以上,绒的平均长度增加2~6mm,由此带来的利润增加20~30%。牧民和小绒毛加工企业效益的增加就更显著了,可以达到50%甚至成倍增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之振,未经杨之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3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