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或铸铁件表面的淬火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113024.0 | 申请日: | 199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254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31 |
发明(设计)人: | 连申科;乔生儒;吕宝桐;杨思乾;白世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连申科 |
主分类号: | C21D1/09 | 分类号: | C21D1/09 |
代理公司: | 航空工业部西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铁件 表面 淬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钢或铸铁零件的表面淬火的方法,利用电极脉冲电能将零件表面局部区域加热至AC3温度以上,然后利用热传导将热量传导至零件内部,对淬火区域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使电极(4)与被加工零件(1)紧密牢固的接触,然后再利用脉冲电能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或铸铁零件的表面淬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电极(4)与被加工零件(1)的牢固接触,可以采用对脉冲电极(4)施加压力P的方法。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或铸铁零件的表面淬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极端部涂有调节相互接触的电极(4)与被加工零件(1)之间电阻的灭弧涂层(3)。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或铸铁零件的表面淬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极(4)的工作区域设计一个保障每一个淬火微区热传导逸散条件相同水冷系统(5)。
5、一种实现上述淬火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变压器(6)的初级线圈连接电脉冲发生器(7),次级线圈连接电极(4),电极(4)的中部设计水冷系统(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极(4)的上端设计加力件P。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极(4)下端涂有灭弧涂层(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连申科,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连申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30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