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净化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3115.8 | 申请日: | 1998-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15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又春;林建民;林美强;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48;C02F1/5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德纬 |
地址: | 51009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净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废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废水的电化学净化处理方法。
在现有的废水的电化学净化处理技术中,有外加电流电解法和不需外加电流的内电解法两大类型。不需外加电流的内电解法利用电位不同的物质处于废水中会形成微电池的原理进行废水的净化,其优点较之外加电流电解法是可节省工艺电能消耗,但此法尚有处理效率较低、效果不稳定等不足之处,因而使它的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外加电流的高效、节能、低消耗的废水电化学净化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由内电解反应、中和混凝、磁助凝、沉降等工艺程序组成,废水经水泵抽吸,先经流量计计量,再经一射流曝气器吸入空气混合后进入内电解柱,并在其中发生反应,然后流入带励磁线圈的中和混凝槽在磁场的磁助凝作用下进行混凝,最后经磁分离沉降槽沉降后上层清水可排放。其特征是在内电解反应柱中加入以废金属屑为主要成份的填料。反应柱中的温度控制在25℃~50℃之间,pH值控制在3~7之间。
本发明由于在内电解反应柱中加入了废金属屑,并通过控制反应柱中废水温度、pH值和流速,使反应柱中发生电化学反应,所形成的水解产物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凝聚,再加上水解产物在后继反应中所产生的磁性铁氧体有助于对污染物的吸附和混凝过程,可使净化效益提高,混凝絮体沉淀速度加快,同时使污泥中的含水量降低。因此本发明具有不需外加电流,高效节能、低消耗的特点。
附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方框图。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的工艺流程示意图所示,废水由水泵1抽吸经流量计2、射流曝气器3泵入内电解反应柱4中,在内电解反应柱4中加入以废金属屑为主要成分的填料,通过射流曝气器吸入空气量0.1~0.6m3/m3废水·min,并在柱内呈不均匀分布。于是废水浸泡此填料,形成宏观和微观短路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
阳极反应:
阴极反应:
这样,阳极反应过程所形成的Fe2+、Fe3+和Al3+在合适的pH值条件下,所形成的水解产物。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凝聚,而阴极所产生的气体又可发生气浮作用,以进一步清除污染物;在以上的反应过程中,微电池的阴极反应促进废水的pH值升高,微电池阳极反应所产生的Fe2+与OH-结合成Fe(OH)2于温度控制在25~50℃之间和适当充氧条件下,可进一步生成磁性物质(铁氧体):
同时,Fe(OH)3胶体亦可脱水分解而形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3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替硝唑结肠定位肠溶片
- 下一篇:空调用热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