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水壶无效
申请号: | 98113342.8 | 申请日: | 199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24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徐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鸿胜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水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壶,尤其以燃料加热的水壶。
现燃料加热水壶,一般没有节能装置,部份热量沿着壶底的边缘散到了空气中,导致大量热能浪费。同时延长了加热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水壶,包括提手、壶盖和壶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壶身的底部设有若干与壶底连为一体的传热柱体。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高效水壶,由于壶底外侧设有若干与壶底连为一体的传热柱体,增加了壶底的空气端传热面积。由于水与壶底内侧的单位面积热交换系数远大于空气与壶底的单位面积热交换系数。所以增大壶身底部外侧(空气端)的传热面积,即提高传热效率。这样既节省了热能,又加快了加热速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效水壶实施例主视图。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高效水壶实施例,包括提手1、壶盖2、和壶身4,壶身4的底部外侧设有若干传热柱体6,传热柱体6与壶底成垂直方向连为一体。本实施例在壶底园周外侧设有一环形支架5,支架5固定在壶底外圈上。支架5设有排气口7。在加热过程中,火焰和热空气在与传热柱体6及壶身4底部外侧非传热柱体占有的表面积热交换后,由排气口7排入到空气中。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传热柱体6可以设计出多种几何形状的柱体或锥体,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鸿胜,未经徐鸿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3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