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一氧化碳中脱除氧用的抗毒催化剂及其制备有效
申请号: | 98113785.7 | 申请日: | 199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9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镛;付桂芝;李秀贞;曹兰英;张朋;娄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44 | 分类号: | B01J23/44;B01J23/6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一氧化碳 脱除 抗毒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浓一氧化碳中脱除氧的抗毒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气体的净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研究课题。其中各种气体的脱氧是常见的净化技术,但对于高浓度CO中氧的脱除还是工业中遇到的极其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随着羰基合成工业的发展,在羰基合成过程中,为了避免均相合成催化剂中毒,必须对高浓度CO气体中的氧进行脱除,而常规的Pd-Al2O3型脱氧剂,可以用于N2、H2中脱氧,O2中脱氢等,但是用于高浓度CO气体中脱氧,由于CO毒性导致了脱氧活性大幅度下降,并导致CO歧化结炭,不能达到脱氧目的和效果。当提高脱氧温度时,O2可以脱除,但由于温度已达到280℃以上,CO大量结炭,以致无法脱氧。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浓度CO中脱除氧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在高的CO中,仍然具有高的活性,高的选择性,极好的稳定性,及很高的脱氧精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浓度一氧化碳中脱除氧用的活性非均布抗毒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以钯为主催化成分,Ag、Au、Cr、Cu、V之一种为助剂,α-Al2O3作载体,钯的含量(以重量计)为0.01~0.1%,助剂含量为0.05~1.0%,各种活性组分呈蛋壳状分布于载体的表层。
本发明抗毒型脱氧剂的制备是以自制的α-Al2O3球为载体,利用钯和助剂盐的水溶液,采用有机含氧化合物预饱和吸附高温热处理手段而制成。具体地说包括下述步骤:
--将α-Al2O3滚球成型,在400~800℃温度下焙烧2~5小时,制成直径在φ3~5mm,强度在3~5kg/cm2的α-Al2O3球型担体;
--将担体浸泡在浓度为5~70%的有机含氧化合物溶液中进行预饱和吸附处理,有机含氧化合物为醇类、醛类、有机酸类、环氧化合物类,处理时间4~20小时;
--将钯盐用HCl溶解,并与Ag、Au、Cr、Cu、V之一种的盐溶液混合制成浸渍液,钯浓度为1~20mg/ml,Ag、Au、Cr、Cu、V之一种的浓度为10~80mg/ml,对担体进行浸渍处理,时间0.5~10分钟;
--将浸渍后的担体在500~1200℃,高温热处理5~20分钟,再在450~700℃之间焙烧2~5小时;
--用浓度为0.1~10%的水合肼溶液还原处理,时间1~12小时;
--洗净,干燥。
将本发明制备的几批脱氧催化剂在常压,T=353~473K,S.V.=1000~8000hr-1,通入组成为CO 95.2%;O2 0.44%;H2 1.54%;余为N2的原料气,出口氧含量均可降到0.1ppm以下。这表明本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氧效果和制备的重复性。将本发明进行工程放大,在江苏镇江国家重点″921″工程中投入使用,在6000NM3/hr处理量的工程中脱氧净化效果极佳,出口小于2ppm,保证了醋酸生产量200吨/天的工程中原料的净化。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用滚球法制得的φ3~4mm,强度3~5kg/cm2的α-Al2O3球200克,用300ml 10%丙醛预饱和吸附处理2小时,备用,将0.83克PdCl2用10ml(1∶1)HCl溶解,将3.8g AgNO3用水溶解,将Pd盐和Ag盐混合,调整体积至200ml,将备用的担体α-Al2O3球浸此溶液50秒,800℃,15分钟高温处理后,在500℃下焙烧2小时,冷却至室温,用0.6%的肼溶液还原处理4小时,再充分清洗,120℃干燥6小时,即得到Pd含量为0.1%,Ag含量为0.57%的活性组分在催化剂颗粒上呈径向最佳分布函数的脱氧催化剂。
将此脱氧催化剂通入组成为:CO 95.2%,O2 0.44%,H2 1.54%,余为N2的原料气,在常压,T=433K,S.V.=3500hr-1时,检测出口气体氧含量小于0.1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3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液体及固体物的装置
- 下一篇:热塑性材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