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辐射电热薄膜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98114007.6 | 申请日: | 199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6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栾文彦;王雪莹;栾竹;程玉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文彦;王雪萤;栾竹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H05K3/06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辐射 电热 薄膜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取暖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红外辐射电热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目前,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专利号为89216930、名称为“低压直流发热保暖体”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是在两绝缘层之间夹着一层由真空蒸发或喷涂而成的金属薄膜发热层,由于金属薄膜发热层为一个整片,其横截面积大,电阻值很小,如果制成电热保暖用产品,必须有很大的电流,才能达到所需的功率,电流密度大,这样就极易产生电迁移现象,产品质量不稳定,可靠性低。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造价低、可适合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的红外辐射电热薄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红外辐射电热薄膜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红外辐射电热薄膜,包括绝缘薄膜2、4以及置于绝缘薄膜2、4之间的金属薄膜发热体,所述的金属薄膜发热体是由覆有含红外辐射材料防腐层的金属薄膜线条构成的导电电路3,导电电路3与电源线6相接。
所述的导电电路3与镀锡铁片5铆接后与电源线6焊接。
一种红外辐射电热薄膜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金属薄膜1复合在绝缘薄膜2上,在金属薄膜1上用含有红外辐射材料的抗腐蚀材料印刷与导电电路3的图形相应的图形;
b.将印刷有抗腐蚀材料图形的金属薄膜1浸泡在腐蚀溶液中腐蚀;
c.用清水清洗掉腐蚀溶液,烘烤、干燥;
d.将绝缘薄膜4与导电电路3复合;
e.引出导线。
所述的绝缘薄膜2、4为20-50μm的PET聚酯薄膜,所述的金属薄膜为铝或铜,其厚度为9-20μm。
所述的抗腐蚀材料为抗碱性油墨,所述的腐蚀溶液为碱性溶液。
所述的抗腐蚀材料为抗酸性油墨,所述的腐蚀溶液为酸性溶液。
所述的烘烤、干燥为用红外线烘烤、干燥。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工艺简单、造价低、可适合大批量生产。所生产的产品不会产生由于局部过热而烧毁的现象。特殊的工艺可使电极与导电体铆接,从而不易脱落,产品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只要调节构成导电电路的金属薄膜线条的截面积,即可调整其温度,以适合电热保暖之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a步骤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首先将金属薄膜1复合在绝缘薄膜2上,金属薄膜1可为9-20μm后的铝或铜,而绝缘薄膜2可为20-50μm的PET聚酯薄膜,复合后,在金属薄膜1上可用抗碱或抗酸的油墨印制与导电电路3的图形相应的图形,在印制油墨中加入红外辐射材料,如FeO、CuO等,印制完成后,将复合在一起的金属薄膜1及绝缘薄膜2置于腐蚀溶液中浸泡,若抗腐蚀材料图形是由抗碱性油墨印制而成,则将其置于5%的NaOH溶液中;若抗腐蚀材料图形由抗酸性油墨印制而成,则将其置于5%的Fecl3溶液中,将除了印制有抗腐蚀材料图形之外的金属薄膜1腐蚀掉,即形成了复合在绝缘薄膜2上的导电电路3;之后,用清水清洗,洗掉反应生成物和酸碱溶液,进行烘烤、干燥,最好用红外线进行烘烤、干燥。烘烤、干燥后,再用20-50μm的PET聚酯薄膜4复合在导电电路3上,最后用镀锡铁片5与导电电路3铆接并与电源线6焊接,即完成了红外辐射电热薄膜的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文彦;王雪萤;栾竹,未经栾文彦;王雪萤;栾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4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刺激性的紫外光固化涂料
- 下一篇:发动机供气方法及其供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