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蜡降凝剂及其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4140.4 | 申请日: | 199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241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齐;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齐 |
主分类号: | C09K7/00 | 分类号: | C09K7/00;E21B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蜡降凝剂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油井开采特别是油田高凝油油井开采用防蜡降凝剂及其配制方法。
目前,油田油井开采特别是高凝油油井开采,由于其原油凝固点较高(40℃以上),由于用常规方法开采时,原油在油井中流动时温度即降低到凝固点附近,使其粘度迅速增加,造成生产事故,因此均采用水力泵采油、闭式热水循环采油、井筒电加热采油等采油方式,综合此三种方式,井筒电加热方式较为合理,现场应用井数最多,因为它能录取各种资料且运行费用较低,但其缺点是①.耗电量大,功率按70KW算,日耗电1680度,合人民币730元;②.井筒电加热部分投资大,每口井约14万元;③.井筒电加热部分易损坏,造成修井事故。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防蜡降凝剂及其配制方法,采用该配制方法和工艺生产的防蜡降凝剂,用于高凝油井开采时,加药周期7天左右,加药量约75KG/次,平均每天加药量10.7KG,合人民币100元,运行成本大大低于井筒电加热采油方式,同时可节省井筒电加热投资及根除井筒电加热部分损坏造成的修井事故。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的防蜡降凝剂配制方法是以油酸、尼纳尔、水为原料配制的,其中各组份重量百分比如下:油酸5~40%、尼纳尔5~30%、水30~90%。将油酸、尼纳尔、水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后,即合成本发明的防蜡降凝剂。
本发明的防蜡降凝剂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作用达到防蜡降凝目的,1.含有活性剂成份的分子中的极性部分充分体现乳化、分散、润湿作用,将原油形成水包油的分散体系;2.除活性剂以外,其它部分药剂开始分解,补充活性剂分散、润湿性的不足。使用时,要配制成1∶5的水溶液药剂,通过油井套管加入,前2~3个周期要短些,待药性作用到井筒各部分之后,可控制在周期为7天左右。
本发明简单易行,利用本发明的防蜡降凝剂,可替代高凝油油井井筒电加热采油方式,加药费用仅100元/天,相当于并筒电加热采油方式所用电费的1/7,同时可节省井筒电加热投资及根除井筒电加热部分损坏造成的修井事故。此外本发明的防蜡降凝剂配制原料均为较低成本常用原料,配制工艺简单可行。因此,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在高凝油田油井开采中大量推广应用。
通过如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按重量百分比取油酸5%、尼纳尔5%、水90%。将油酸、尼纳尔、水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后,即合成本发明的防蜡降凝剂,该防蜡降凝剂润湿角小于25度,按1∶5配制成水溶液,加入未凝固的高凝油(凝固点40℃以上)油样中,加药量为5%,充分混合后,冷却到常温,油样即成为可流动的微粒状乳化液。
实施例2:按重量百分比取油酸25%、尼纳尔20水55%。将油酸、尼纳尔、水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后,即合成本发明的防蜡降凝剂,该防蜡降凝剂润湿角小于25度,按1∶5配制成水溶液,加入未凝固的高凝油(凝固点40℃以上)油样中,加药量为5%,充分混合后,冷却到常温,油样即成为可流动的微粒状乳化液。
实施例3:按重量百分比取油酸40%、尼纳尔30%、水30%。将油酸、尼纳尔、水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后,即合成本发明的防蜡降凝剂,该防蜡降凝剂润湿角小于25度,按1∶5配制成水溶液,加入未凝固的高凝油(凝固点40℃以上)油样中,加药量为5%,充分混合后,冷却到常温,油样即成为可流动的微粒状乳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齐,未经李家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4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环硫代酯的N-连接的脲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 下一篇:取代的丙酰基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