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中间馏分油的加氢裂化过程有效
申请号: | 98114463.2 | 申请日: | 199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5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李廷钰;关明华;曹光伟;赵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47/16 | 分类号: | C10G47/16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微,洪恩山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中间 馏分 加氢裂化 过程 | ||
1.一种用于生产中间馏分油的一段串联加氢裂化方法,在氢气存在下,将原料油与催化剂接触,系统反应压力5~20MPa,氢油比100~5000,空速0.1~5.0hr-1,裂化段反应温度340~420℃,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催化剂组成为:(1)改性超疏水Y沸石5~40w%;(2)大孔无定形硅铝10~50w%;(3)ⅥB族金属氧化物10~40w%和Ⅷ族金属氧化物1~10w%;(4)氧化铝粘合剂15~30w%;
其中改性超疏水Y沸石具有如下特征:SiO2/Al2O3摩尔比为5.0~25,晶胞常数为24.20~24.45×10-10m,孔容0.2~0.6ml/g,>20×10-10m的二次孔容积占总孔容的40%以上,比表面600~850m2/g,红外酸度0.20~0.60mmol/g,Na2O含量<0.2w%,非骨架铝占沸石总铝的10~80w%,在25℃,P/P0为0.1时,水吸附量小于5w%,正丁醇吸附实验残余值小于0.4,离子交换容量<0.07。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加氢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催化剂组成为:改性超疏水Y沸石10~35w%,大孔无定形硅铝20~40w%,ⅥB族金属氧化物15~30w%,Ⅷ族金属氧化物4~8w%,氧化铝粘合剂15~30w%。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加氢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比表面积150~350m2/g,孔容0.25~0.45ml/g,红外酸度0.25~0.55mmol/g。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的加氢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比表面200~300m2/g,孔容0.30~0.40ml/g,红外酸度为0.35~0.45mmol/g。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加氢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Y沸石的特征是:SiO2/Al2O3摩尔比为6.0~17,晶胞常数24.25~24.35×10-10m,孔容0.3~0.5ml/g;>20×10-10m二次微孔占50%以上,比表面700~800m2/g,红外酸度0.25~0.50mmol/g,非骨架铝占总铝的10~50w%。
6.按照权利要求1的加氢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无定形硅铝含氧化硅10~60w%,比表面350~600m2/g,孔容0.8~1.5ml/g,红外酸度0.25~0.55mmol/g。
7.按照权利要求1或6的加氢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无定形硅铝含氧化硅20~40w%,比表面400~550m2/g,孔容0.9~1.4ml/g,红外酸度0.30~0.50mmol/g。
8.按照权利要求1或6的加氢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无定形硅铝比表面为450~500m2/g,孔容1.0~1.3ml/g,红外酸度0.40~0.45mmol/g。
9.按照权利要求1的加氢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ⅥB族金属选自Mo和/或W,Ⅷ族金属选自Co和/或Ni。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加氢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裂化条件是压力7~18MPa、氢油比500~2500、空速0.5~2.0hr-1、裂化段反应温度350~410℃。
11.按照权利要求1或10的加氢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裂化条件是压力12~15MPa、氢油比1000~1500、空速0.8~1.5hr-1、裂化段反应温度360~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44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打印媒体色彩的打印机
- 下一篇:含有硅和硼的混合溶液及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