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旋转的气圈罩的多捻度捻线锭子无效
申请号: | 98114923.5 | 申请日: | 199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203287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30 |
发明(设计)人: | H·度伊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梅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86 | 分类号: | D01H7/86;D01H7/8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旋转 气圈 捻度 捻线 锭子 | ||
倍捻锭子装有一个用以在纱线从锭子的径向出口与纱线气圈之间接受留头纱的假捻盘,它必须保证恒定的纱线张力,从而获得均衡的捻度。借助一假捻盘的纱线存储可看作是一个无惯性的纱线制动器。
在一用于三倍捻度配置的多捻度捻线锭子中,对旋转的筒管架保护罩壳作反向旋转的气圈罩被用作为存储区。在一旋转的气圈罩内部罩壳上的存储可想像为一纱线的立体曲线(轻微的螺旋形)。由于在与锭子转子和气圈罩作反向旋转的筒管架保护罩壳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摩擦,使纱线落后,也就是纱线受到制动。
按照德国专利DE 43 07 685 C1在气圈罩上部边缘上所设置的导线眼必须防止气圈纱线缠绕在与锭子转子和气圈罩作反向旋转的筒管架保护罩壳上。
纱线的立体曲线是从锭子转子的出口孔开始并在设置于气圈罩上部边缘上被纱线穿过的导纱眼处结束,或者在不用这种导线眼的情况下直接在位于锭子轴线的延伸线上的导纱眼处结束。
但在锭子的一种疏忽的使用方法中有可能出现气圈纱线并不明确地位于在下部气圈边缘从锭子转子出口孔与上部气圈边缘的导纱眼之间。于是特别是在锭子起动和结束运行时可能偶然出现这样的结果,即气圈纱线倾向于缠绕在反向旋转的筒管架保护罩壳上。现在便开始“缠绕过程”,因为由给纱筒子退绕的纱线在进入纱线气圈区之前实际上是没有制动的,这种缠绕过程取决于使反向旋转的锭子部件受到阻断的纱线断裂强度。
如果部分纱线缠绕卷从筒管架保护罩壳的圆柱形外壳向下排出并进入到锭子转子上部与筒管架底部之间的狭窄的间隙内时,旋转的锭子部件之间的阻断特别容易发生。
在倍捻锭子上一般可以看到对于在锭子转子上部与筒管架底部下方之间形成缠绕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对此可参看按德国专利DE-PS 1510 834和DE-PS 1 510 836中用图表示的迷宫密封装置。此外德国专利DE 29 39 645 A1采用了一种措施来防止纱卷进入倍捻锭子的轴承区域。
但是这些在倍捻机上所用的措施并不适用于三倍捻线锭子上来防止形成缠绕所导致的阻断,因为在倍捻锭子的情况下输出位置始终是一个旋转的机器部件对于一个静止的机器部件,而在三倍捻线锭子中必须防止在两个互相反向旋转部件之间的缠绕形成以免导致阻断。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在一具有对筒管架作反向旋转的气圈罩的多捻度捻线锭子中采取措施来防止纱线进入反向旋转的锭子部件之间以免在旋转的锭子部件之间产生阻断。通过这种方式,上述不利的缠绕过程便能很快地避免。
根据本发明,此任务是通过按照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措施来解决的,通过此措施,在转盘的上部连接一个同它一起旋转的纱线集合环,其直径小于筒管架或筒管架保护罩壳的外径。从筒管架保护罩的外壳向下排出的纱卷通过纱线集合环上优先的沟槽状的成形来接收,它主要也具有一迷宫密封的作用。
于是纱线从给纱筒子的拖曳只能在下部气圈罩区域内在纱线集合环上方并继续在筒管架保护罩壳的外周上实现。但因为纱线从锭子转子的出口孔是在气圈罩的下部区域,而且纱线集合环是一起旋转的,所以在纱线集合环上还可能形成一些如同在纱线与纱线集合环之间的绳索摩擦所容许的缠绕。实际试验表明,最迟在两次缠绕之后绳索摩擦已达到使断裂强度最大的纱线发生断头的数值。由于这主要仅发生在两个缠绕上,断裂的缠绕片段能停留在纱线集合环上,并在下次锭子维护时才把它除掉。
在纱线集合环上形成缠绕的程度还能通过下述方法来减小,即纱线集合环特别是在其纱线集合沟槽区域内具有一使纱线或绳索摩擦增大的表面。
下面按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表示一具有三倍捻度配置的多捻度捻线锭子与纱线集合环第一实施方案相结合的轴向截面图;
图2表示纱线集合环第二实施方案的轴向截面图;
图3和4部分中间断开的纱线集合环的实施方案的顶视图和轴向截面图。
图1表示代表一捻线机的一部分锭轨1,其中装有一静止设置的锭子铀承套筒2,在锭子轴承套筒2中藉助轴承3和4装有一能旋转的锭子轴5,在其下端上固定一可按箭头f1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锭盘6。在锭轴5的上端连接一锭子空心轴7,在它的下端装有一具有一径向导纱通道9的转盘8。在导纱通道9的径向上连接一装在转盘8上的导纱眼10,它具有一轴向向上掉头的通道11。转盘8上的装有一向上延伸的气圈罩12,它在其上部区域内,最好是在上部气圈罩边缘上,在距导纱通道9的径向出口孔或掉头通道11有一角度距离处设有一导纱眼13,下部气圈罩边缘由一环状体14向下进行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梅尔公司,未经哈梅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4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