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场校正电路无效
申请号: | 98114964.2 | 申请日: | 199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209718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发明(设计)人: | 前岛吉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S3/02 | 分类号: | H04S3/02;H04R3/12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场 校正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场校正电路,其用于环绕声音响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解码电路的简化,该解码电路用于从为具有多声道环绕声效果而编码的双声道立体声信号获得多声道环绕信号。
众所周知,人对声源方向是有感觉的,在低音调音区是根据到达两个耳朵的声音的时间差和/或相位差,而在高音调音区是根据送入两个耳朵的声音强度差。
此外,还公知,人将来自多个声源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人的听觉上的单一的声像。
在这种情况下,在各声源的信号其间具有相关性以及这些信号的出现时间限于某一范围时,这些声音易于发生交混。在涉及两个相关声源的情况下复合的声像的取向取决于两声源信号之间的强度差或时间差,并且基本上在两声源之间出现。同时,在二声源具有相反相位的情况下,在头内或在头的后部产生声像。
同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即其中除了直接来自声源的声音以外,还有大量的后续的声音例如由墙壁、地板等反射的声音传输到两耳内,使声音的延展或声源的距离增加。特别是如由侧向反射的声音与直接传输的声音相比变大时,则声像的延展增加。
为了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自然特性来改善回放声的效果,其中利用后扬声器等来加重动感的各种系统中可采用的一种是一种环绕声系统。
该环绕声系统通常是这样一种声音系统,其中除了用于提供原有的立体声效果的左右扬声器的声音之外,还回放在一不同位置设置的辅助扬声器的声音。
虽然该环绕声系统与该除了左右扬声器之外还使用一个扬声器的4声道立体声系统相似,但明显的差别在于,记录在一原始磁带例如录音带或录像带上的声音信号的信息并不是像在4声道立体声系统中那样是特殊的信息,而可能是按在立体声系统中十分普通记录的那样的信号。
换句话说,环绕声系统在采用这种详细的方法或措施方面是自由的,不需要这样一种规定或共识,即该方法或措施必须是如此这般的,而是只要能达到满足试图欣赏该音响的人的要求的目的就行。
因此,要弄清一个试图欣赏该音响的人的要求是很重要的,粗略地说,这些可能的要求分为如下两种:
1)意在主要重现录像带上的声音信号,并且其目的是得到剧场效果,其中使响应于一图像的回放音响要形成与该图像相一致的真实的音响;以及
2)与图像画面的关系并不作为主要考虑,其目的是认真重现在一个录制音乐的场所例如大厅的声场。
顺便指出,问题在于应使产生的音响能够满足上述的这些目的。
在上述1)中所述的情况下,在回放一图像的场景时,能按照声源的位置重现或具有动感的重放是比较有效的。
同时,在2)中所述的情况下,声源是不移动的,必须认真地重现录制声音的地点的音响状态,即混响的长度和幅度和包含在混响中的频率分量。
在目的为上述1)的情况下,如果假设,一个图像包含雷击的场景,若从上方来雷声则更真实,以及这里需要更加(虽然取决于场景)着重体现到声源的位置或距离或动感。
根据如上所述的这样一种观点,对利用普通方法记录的立体声信号,上面刚说的重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并且在记录时其声音被收集的声源多少采用一些适当的分立形式是更有利的。
作为如上所述的这些环绕声系统中有代表性的一种,Dolby(杜比)前设逻辑式(pro-logic)环绕声系统是可用的。
杜比前设逻辑式环绕声系统是对杜比环绕声系统的一种改进,该系统原来是用于电影院的音响系统,其中采用前面三个声道(L:左,C:中间,R:右)以及后面一个声道(S:环绕声),以便形成一用于家庭用欣赏电影的音响系统。
在这样一种如上所述的多声道环绕声系统中,多声道信号通常已经被编码并按2声道录制在记录媒体上,然后,在回放设备侧,来自记录媒体的2声道信号被解码成多声道以便产生多声道环绕声信号。
此外,当试图重放这样解码的多声道环绕声信号为用于普通立体声设备的前2声道环绕声信号时,这些多声道环绕声信号利用一被称为虚拟器(virtualizer)的电路进一步变换为2声道信号以便重现之。
一种一般具有如图1中所示结构的声场校正电路首先将二声道音频信号变换为多声道环绕声信号,然后再变换成前二声道的环绕声信号。
为产生多声道环绕声效果而经编码的立体声信号Lt,Rt首先输送到解码器1。
然后,该立体声信号Lt,Rt在解码器1中由二声道信号变回多声道信号(例如,L:左声道信号,C:中间声道信号,R:右声道信号,S:环绕效果声道信号)。形成的多声道信号输送到一虚拟器电路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4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硅铁粉
- 下一篇:电动连接杠杆增力节能装置机械机动车电动车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