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压电陶瓷、压电陶瓷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98115296.1 | 申请日: | 199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7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浩一;镰田一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压电 陶瓷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烧结压电陶瓷,它含有分散在压电陶瓷颗粒中的粒状或聚结的氧化锆颗粒,其特征在于,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其中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9.0微米,而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30微米,且氧化锆颗粒的数量为压电陶瓷颗粒重量的0.1-3.0%。
2.一种烧结压电陶瓷,它含有压电陶瓷颗粒主组份和氧化锆颗粒副组份,其特征在于,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其中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9.0微米,而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30微米,且氧化锆颗粒的数量为压电陶瓷颗粒重量的0.1-3.0%。
3.一种压电陶瓷器件,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一种烧结压电陶瓷的两个主表面上形成电极而生产出的,
所述的烧结压电陶瓷含有分散在压电陶瓷颗粒中的粒状或聚结的氧化锆颗粒,其中,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9.0微米,而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30微米,且氧化锆颗粒的数量为压电陶瓷颗粒重量的0.1-3.0%;
或者所述的烧结压电陶瓷含有压电陶瓷颗粒主组份和氧化锆颗粒副组份,其中,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9.0微米,而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30微米,且氧化锆颗粒的数量为压电陶瓷颗粒重量的0.1-3.0%。
4.一种单块层叠压电陶瓷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多层烧结压电陶瓷、多层被层压在相邻烧结压电陶瓷层之间的内电极层、以及与内电极的暴露表面相连的外电极,
所述的烧结压电陶瓷含有分散在压电陶瓷颗粒中的粒状或聚结的氧化锆颗粒,其中,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9.0微米,而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30微米,且氧化锆颗粒的数量为压电陶瓷颗粒重量的0.1-3.0%;
或者所述的烧结压电陶瓷含有压电陶瓷颗粒主组份和氧化锆颗粒副组份,其中,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9.0微米,而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30微米,且氧化锆颗粒的数量为压电陶瓷颗粒重量的0.1-3.0%。
5.一种生产烧结压电陶瓷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用于形成压电陶瓷的粉末状材料,从而形成粉末状混合物,
煅烧上述混合物从而获得煅烧体,
将煅烧体研磨成碎粉末,
将该粉末与粘合剂混合,获得含粘合剂的混合物,
将该混合物模制成型,和
将该成型物烧成为烧结成型物,
其特征在于,在获得煅烧体之后但获得成型物之前,将颗粒状或聚结的氧化锆颗粒加至陶瓷中,其中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构成烧结体的颗粒的平均粒径,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9.0微米,而加入的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30微米,且加入的氧化锆颗粒的数量为压电陶瓷颗粒重量的0.1-3.0%。
6.一种生产烧结压电陶瓷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用于形成压电陶瓷的粉末状材料,从而形成粉末状混合物,
煅烧上述混合物从而获得煅烧体,
将煅烧体研磨成碎粉末,
将该粉末与粘合剂混合,从而获得含粘合剂的混合物,
将含粘合剂的混合物粒化成料粒,
将料粒模制成型,和
将该成型物烧成为烧结成型物,
其特征在于,在获得煅烧体之后但获得成型物之前,将颗粒状或聚结的氧化锆颗粒加至陶瓷中,其中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构成烧结体的颗粒的平均粒径,压电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9.0微米,而加入的氧化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30微米,且加入的氧化锆颗粒的数量为压电陶瓷颗粒重量的0.1-3.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烧结压电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锆颗粒被加至煅烧体的碎粉末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烧结压电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含粘合剂的混合物的步骤中同时将氧化锆颗粒加至陶瓷中,或者在制备含粘合剂的混合物的步骤之后加入氧化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烧结压电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料粒的步骤之后将氧化锆颗粒加至陶瓷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52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纯度金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来卷绕运转中的长丝的方法和装置